第1470章 物勒工名 (第2/3页)
。
毕竟手表这东西,还算是时兴的玩意儿,而且用的住。
甚至。
辽地的山海牌手表,已经成为了硬通货。
庆皇则盯着其中一名庆人身上,那充满花纹的怀表,又看了看自己磨得包浆的,最终道。
“去了广宁城,咱要自己选一块。”
“选一百块都没问题。”
虽说京都皇宫的内库内,存着不知道多少块表,许多都比庆皇这块好。
可老人往往就是这样,有了新的宁可留着也不用,就是要把旧得用坏了才成,然后再坏新的。
有些时候,哪怕新的都放坏了,最后留下后悔感叹。
可即便放坏了许多,庆皇也仍旧会延续着曾经的习惯。
若非在京师瞧见基本人人都有表,庆皇这件显得有点老旧了。
庆皇怕是会一直用着。
而按照辽地钟表制作的技术含量,用个上百年,怕是都坏不了。
如今的辽人,还处于十分实诚的阶段。
根本不懂得半点如何去偷工减料。
全世界的资源都在向广宁城倾斜,辽人只需要保证质量去挥霍就好了。
反正资源那么多,用不完,根本用不完。
广宁城的兴起,自然也连带着京师也跟着沾光,先是广宁城流行起来,然后过个两三年再京师流行。
然后才会慢慢的向南转运。
广宁城的科技水平,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程度。
手表的普及,其实就已经代表着辽地的精密制造,趋于大成。
只不过。
广宁城如今的精密制造,趋向于靠着大庆传统老匠人的丰富经验,以及京都那边搞得物勒工名。
物勒工名,以考其成。
这是礼记中的一句话,春秋时期便已盛行,大秦将这一标准化的生产达到了大成!
也靠着标准化生产的制式兵刃、弓弩、铠甲、战车等,才有了真正一统天下的根基。
庆皇治理极严。
自然也效仿了这一套。
甚至就连皇宫中脚下的一块青砖,若是挖出来,背面都有窑户的名字!
若是这块砖出了问题。
到时候朝廷能直接找到那窑户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