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安息战线血崩,大汉风卷残云(4K4) (第2/3页)
与荣耀。天皇亲口册封的疆土,这是何等的殊荣与信任!
而阿米娜王妃就更是激动了,踉跄着屈膝,看向苏曜的眼睛都透着股水光。
“不必多礼,都起来吧。”
苏曜在坦然受了众人的一拜后,呵呵一笑道:“安息之地,广袤富饶,非一人一族所能治。尔等随朕浴血奋战,开拓万里,理当共享此土。今后,尔等便是朕镇守西方的藩屏,不仅要守土安民,更要推行汉化,将此地彻底变为我大汉永不可分割之疆域!”
他目光扫过激动不已的众人,最终落在安莫提等安息降臣身上:“安莫提,尔等弃暗投明,功不可没。朕之封赏,亦不吝啬。望尔等日后尽心竭力,辅佐张辽、鲁肃诸位将军,治理地方,教化百姓,使我汉家文明,光耀于此。”
安莫提等人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扑倒在地,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高呼:“臣等誓死效忠天皇陛下!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永世不移!”
至此,苏曜在安息东部的统治基础,随着名分的确定与慷慨的封赏,变得更加稳固。麾下文武,无论汉胡,皆感念天恩,士气与忠诚度达到了顶峰。
苏曜满意地点点头,话题重回军事:“好了,封赏之事,具体细则由子敬会后拟定。现在,该谈谈如何拿下埃克巴坦纳,以及……泰西封了。”
说着,苏曜的目光转向了桌案上的安息地图,落在“埃克巴坦纳”与“泰西封”两个地名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那个什么六世逃得倒是挺快,不过想靠区区盐漠就阻挡我军的进攻,未免也太天真了点。这安息的国运,就由朕来给他画上一个彻底句号罢!”
且说尼萨城内的狂欢与封赏余温未散,战争的号角就已再次吹响。
苏曜的归来瞬间凝聚了前线的汉军与安息降臣的士气,他即天皇位与颁布的各种封赏更是扫清了所有人心中最后的疑虑。
于是,在听取了张辽、鲁肃等人的详细军报后,将战况了然于胸后,苏曜便一连下发了数道命令,积极部署灭国安息的任务。
首先第一点,自然稳固新附的势力。苏曜命令鲁肃与阿米娜王妃全力负责已征服的安息东部(大致相当于伊朗高原东部)的行政整合。推行汉化政策,重新署理领地,设立郡县,同时着手从东方迁徙部分汉民与依附的胡人与归顺的安息人混居,推广汉语汉字,同时利用巴赫拉姆等降将的影响力,快速稳定秩序,将新领土转化为战争资源。来自东方的粮草、兵源(包括训练有素的安息仆从军)开始源源不断向西输送。
然后第二点,便是擢升张辽为西征大军副帅,总领前线诸军,帮助他协调赵云、关羽(南方军)、马超(北方军)、巴赫拉姆等各部。命令各部完成休整后积极行动,从北中南三面向安息腹地发动进攻。
其中北路军马超的任务是战略迂回,向里海南岸前进,纠集所有归顺的游牧大军,扫荡厄尔布鲁士山脉以北的南岸平原,夺取这个安息国最重要的两大产粮地之一(另一个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一口气打穿安息西北,然后再迂回南下,切断安息与亚美尼亚和罗马的联系。
而关羽的南路军则继续沿波斯湾水路并进,先攻波斯波利斯,再攻苏萨,最后杀穿伊朗高原,直逼泰西封。
至于最后赵云与巴赫拉姆所领的被盐漠阻隔的中军嘛.苏曜则决定亲自出马,直接横穿这个天险。
“盐漠虽险,却困不住朕的兵。”苏曜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盐漠边缘一条细如发丝的虚线,那是系统标注的古商道遗迹,“传令子龙和巴赫拉姆,届时朕会亲自和他们走一趟这‘死亡之海’。”
众人闻言齐齐领命,没有什么是比这位至尊的亲临更强力的保证了。
为了突破盐漠,苏曜立即下令全军进行周密的准备工作。他们不但频繁从后方调集大量水囊和斗篷等物资,更是自各地征调了近三千头骆驼——这些牲畜能在盐漠中寻得深埋的地下水,是解决行军难题的关键。
开元五年,五月末,卡维尔盐漠边缘,安息军前哨营地。
“天呐,长官你听说了吗?”
只见一个惊慌的哨兵向前哨营长连滚带爬地冲进简陋的营帐,对着正打盹的前哨营长喊道:
“听说那些汉人有动作了,说是三路进攻,轰轰烈烈啊,咱们这怕是要完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