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9章 汉人天赋,感恩仇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2289章 汉人天赋,感恩仇人 (第1/3页)

    “我们草原诸部为什么屡屡进攻大明?因为大明是农耕文明,他们那里弃如敝履、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我们这里都是一件好东西。

    如果我们归附,大明不说全力发展这里,但为了同化我们就一定会迁移部分汉人百姓过来,耕种对我们来说很难,但对汉人百姓来说仿佛是刻在骨子里的。

    他们在这里耕种,产出粮食,人口聚集了,食盐、茶叶、布匹、粮食等等都会在这里汇聚,我们可以用皮毛、牛羊肉、药材等等和他们交换。

    或许真如刚刚那位大明武将说的一样,我们不用在逐水而居,和汉人一样耕种,自给自足。”

    牧民们沉默了,眼中的愤怒之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消散了大半。

    如汉人一样自给自足这句话直击他们内心深处。

    草原诸位为什么居无定所?总结起来有三方面原因。

    一是草原生态的脆弱性,且是变化的,一片草场被牲口吃完之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过来。

    所以他们春天去春季牧场,夏天去高山夏牧场,秋天去秋季牧场,冬天则寻找能避风寒的冬季牧场。

    空出更多的时间给草场恢复,以便再次利用。

    二是社会与军事因素,草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需要随时能够快速转移,以躲避强敌或发动袭击。

    三是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局限性,他们无法像大明一样去修建城池和复杂的房屋建筑。

    草原诸部为什么人口无法大规模的增长?原因也有三点。

    一是残酷的自然环境,冬季的极端低温(黑灾)和雪灾(白灾)是常态,一场极寒可能就是带走一个部落的众多孩子的生命。

    游牧生活卫生条件有限,容易爆发天花、麻疹、伤寒等传染病,孩童更是主要受害者,一旦爆发死亡率极高。

    二是脆弱的经济基础和草畜平衡。

    草场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但草场的面积和产草量是固定的,一旦人口和牲畜数量超过草场的承载能力,结果不是人口继续增长,而是整个部落的集体崩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