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诺贝尔奖是什么,我不在乎! (第3/3页)
评审方也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和瑞典文学院,放在人类宏观维度上,一个靠着难民填充才勉强拥有一千万人口的斯堪纳维亚国家,本身也只不过是世界岛五千年来辉煌文明体系的一个阴暗角落。”
“哪怕是在日耳曼人这个族群里面,瑞典人也是相当无足轻重的一批人,想想一提到瑞典,大家就会想到什么?”
“瑞士军刀!这简直可笑,一个小国,军队力量薄弱,又能生产出什么样的军刀产品。”
“但是,进入20世纪以来,就因为一直营销诺奖,通过时间的洗礼,就把诺奖提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了全球科研界评判各国乃至于各科研机构实力的至高标准,细思极恐。”
“一个人口这么少,且在人类科学史上有贡献但是没有那么多的边缘国家,凭什么能给科学贡献进行定义?”
“尤其是什么文学奖和和平奖之类的,就更加搞笑了。”
“到了现在,诺奖已经成了行业的最高风向标,甚至是成为了一种规训的工具,通过对诺奖历史的研究分析,就能发现,诺奖其实对樱花这样的橱窗国家大加褒奖,一方面又偶尔施舍给阿三和巴坦这样的国家,因为这些国家是白人世界的下位者,要么就是无法对西方世界形成真正体系性冲击,具备威胁的国家。”
“因此,从国际政治角度来说,在确保欧美人占据诺奖主力生态位的情况下,把剩余的奖项分给这些下位者,进行嘉奖,以此来消除对他们的威胁。”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很高明,且很有效的手段。”
“当然了,我并不是在樱花或者阿三的学者就没有资格获得诺奖,只是他们有可能获得更多诺奖,也有可能会获得更少,但是因为他们的角色定位,就被固定在一个区间里面。”
“就比如说是樱花国的村上,年年提名,年年不得奖,就像是拴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一样,可以看到,但是吃不到,一直吊着驴子的胃口。”
“在国内,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诺贝尔奖,所以才会在管莫言获奖的时候,大家如此激动,在青蒿素获奖的时候,如此振奋人心。”
“这其实就是一种来自西方的规训结果体现,因为我们长期无法获得奖项,再加上刻意宣传诺奖的地位,就会让我们形成一种内生的自我规训意识,陷入无谓的精神内耗之中。”
“没有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影响我们研发出两弹一星了吗?没有获得诺贝尔经济奖,影响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了吗?”
“一点都没有影响,奖项只是对成绩的一个评比而已,并不具备影响现实的能力。”
“这么多年来,西方一直在无视我们国内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其实就是为了让我们自发地从心底被他们规训。”
“诺奖本身,就是昂撒-日耳曼世界规训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既然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到了如今规模,就必须要重塑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
“诺奖很重要,但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认知更重要,我们不应该去想如何符合诺奖的评选标准,从而去冲奖,因为这条赛道就是维京海盗后裔专门打造出来的,只要我们顺着他们,就会为他们所制。”
“我们是世界大国,我们应该去制定规则,而不是在别人制定的规则里面做事。”
“对诺奖怯魅,就是对昂撒-日耳曼世界怯魅。”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我们的文学奖成为世界性的奖项,扩展影响力?”
“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国民,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教育体系,同时也是全体国民文化素质最高的国家。”
“我们国内的畅销文学作品,拥有最多的读者,为什么不能代表文学性?”
“说白了,我们没有掌握对文明的定义权限,所以我们需要去迎合西方。”
“但这已经是历史了,我们已经发展起来了,我们就必须要把这个文明科技的定义权限争回来。”
“我们国内的学者获得诺奖,这是应该的事情,没有获得,才是意外。”
“眼下,媒体的狂欢,网友们的激动,我个人反而觉得可悲!”
“我们居然会因为一个国外奖项的评选结果,而在国内引发这么大的影响,这无疑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话语权有多薄弱。”
“当有一天,我们国内能够出现一个奖项,可以牵动全世界的注意力,全球学者都以获奖为荣的话,我想那才是真正的荣誉!”
“与这个目标相比,我获得的两个诺奖又能算什么,我真的一点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