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90章 天神之眼(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2290章 天神之眼(第三更,求订阅) (第2/3页)



    二十年后,以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诺亚的梦想实现了。

    他进入到了这家承载着全人类梦想的企业,而今天,他将要参与的第一次任务,就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发射任务。

    “天神之眼太空望远镜!”

    从五年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建造“太空深空望远镜”:利用其极高的光学分辨率探索遥远星系,并进行地面望远镜无法实现的观测研究。由于位于大气层之上,它不受大气干扰,因此在可见光和紫外光摄影方面能达到地面望远镜无法企及的精度。

    从那天起,这个项目就成为公司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它从研制到发射可谓历经波折,主要因其高昂的研发成本。

    在另一个世界,美国从七一年立项,期间国会大幅削减预算,为节省成本缩小了镜片尺寸,随后又将欧空局卷入其中。再加上挑战者号事故的发生,导致原定于七九年发射的哈勃望远镜推迟至九零年才成功升空

    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只用了五年时间,就完成望远镜的研制,虽然成本高昂,但是他们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而且四米的镜片,也远远超过哈勃望远的2.4米。当然,造价也是急剧攀升——相当于两艘航空母舰的造价。

    这也是最令人扎舌的地方,毕竟——用相当于两艘航空母舰的支出去建造一个太空望远镜。

    在冷战时期听起来本身就是带着某种匪夷所思的味道。

    而现在“天神之眼”就静静躺在进步号的航天飞机的舱室内,等待着发射升空。

    这一天,全世界都注视着这里,注视着即将升空的天神之眼,它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上百亿光年之外会是什么模样?

    会不会有像地球一样的行星?人类在太空中是孤独的吗?

    诸如此类的想法,在过去的几年中,总会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以及访谈之中,对于太空,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不像几十年后那么绝望。

    现在,人类还是充满想象与渴望的。

    不,应该说,人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想象与渴望,因为月球已经让人类看到了新的希望。

    新希望矿场的发现,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而“天神之眼”又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震撼?

    便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它将赋予人类一双天神之眼,可以窥探200亿光年之外的深空!

    清晨,海上吹来的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发射架下的进步号航天飞机已如银色巨舰般矗立在巨型火箭的顶端,机身下方的火箭主体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此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海岸——从长安的中央广场到纽约时代广场的巨型大屏,再到伦敦街头商店的电视,从东宁到巴黎,数亿人屏息等待着这场承载人类宇宙探索梦想的发射。

    发射控制中心内,仪表盘上的绿灯依次点亮,数据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滚动。总指挥周康杰盯着主屏幕上的倒计时,他的表情平静,就像是当年他出现在《生活》杂志封面上的一样,耳机挂在脖颈上,神情肃穆的站在一排排电子计算机屏幕中央,双眼凝视着前方,他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地面指挥中心的现场总指挥。

    在过去的十几年前,他曾无数次指挥过发射,有成功,有失败,但无论每一次,他都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

    他的声音透过通讯器传遍每个岗位:

    “各单位报告状态,燃料管路压力、导航系统校准、航天员生命体征——”

    “燃料压力正常!”

    “导航系统校准完毕!”

    “航天员生理指标稳定!”

    应答声此起彼伏,每一个字都透着紧绷的专注。观测台上,来自英国的天文学家怀特握着早已调好焦的望远镜,镜片里的进步号清晰得能看见机身的隔热瓦纹路,六角型的隔热瓦将整个航天飞机都包裹了起来。

    作为一名天文学家,他当然知道天神之眼太空望远镜的一些数据——这台耗时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