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9章 环球大调兵(第三更,求订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2259章 环球大调兵(第三更,求订阅) (第3/3页)

怎么盯?

    当然不是派遣侦察机了,苏联空军可不相信自己能在天箭3型防空导弹的威胁下实施空中侦察,最好的办法是派出无人侦察机——在过去的两年间,苏联的电子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已经解决了无人侦察机的自动起降等技术,从去年开始,苏联的海燕1型无人侦察机,就开始投入使用,虽然他们还没有攻克打击技术,但是用于侦察却没有任何问题。

    在司令部的命令下,外形与死神无人机相似,其实,这也不奇怪,从侦察兵到死神,作为无人机时代的开创者,这两款无人机一经问世,就成为各国仿制的对象。

    不过,虽然外型很像,但是实际上,也就是外形像而已,在数据传输上苏联的“海燕1”无人机远远落后于死神,比如他的实时图像传输使用的是分辨率差的电视摄像机,而不是清晰度非常高的CCD半导体成像技术,从这一技术上来说,苏联差不多落后SEA至少15年以上——也就是初代“侦察兵”无人机的水平。

    不过,苏联的技术人员还是想办法提高其侦察水平,比如为其光学侦察镜头装上了胶片舱——没错,就是最传统的那种胶片式侦察。

    只能说,有时候现代与古老还是可以融合成为一体的。

    就这样一架代表着七零年代末期最高水平的无人机结合着五零年代水平的技术,从机场起飞,向着南方飞去。

    它一路对自由军的控制区域进行了拍摄,在抵达边境地区之后,就开始使用电视摄像机进行普查式侦察,以确定的SEA军事基地没有异常行动。

    而为了获得更清楚的图像,它不得不多次进入东非联邦境内,但几乎是在它靠近边境的同时,就已经进入了东非联邦防空识区的监视范围。

    在空中,一架带着东约组织标志的“G3”预警机在空中飞行着,尽管东非联邦并没有加入东约国家组织,但是作为伙伴成员国,仍然可以享受共同防御的保护。

    这架G3预警机上就有多名东非联邦的军人,这些人既有欧裔,也有唐裔,随着屏幕上出现的信号,一名金发碧眼的欧裔女兵,立即对着麦克风说道:

    “发现低反射目标,时速217公里,飞行高度10000米,初步判断是苏联的海燕无人侦察机……”

    随着她的报告,机舱内指挥中心的多台显示器上都出现了这一信号,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预警机,它不仅可以用于搜索、监视空中、海上、地面目标,指挥引导己方作战武器遂行作战任务。

    同时还可以向地面部队提供诸多的情报支持,而这也正是自由军能够以相对劣势的兵力,在战场上屡战屡胜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部署在东非联邦的预警机,基本上获得了战场上的单方面透明。

    而这样的降维打击,别说是埃塞俄比亚军队,那怕就是苏军来了,也会为之头痛。

    只不过对此,他们是一无所知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