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92 功德治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392 功德治国 (第3/3页)

”。

    唯修有所成者,方能采集他人元气存于己身。

    然天南海北,该如何集之?

    答案便在“功德林”。

    “功德林”者,林中无树,唯见碑林耸峙,一碑即一道场。

    举凡修士,修有所成,名望足够,即可以自身道行为引、诸般产业利源为凭,于“功德林”中“功德化形”——即立碑设下伽蓝道场,自号主持。

    主持者,以自身道场析分“功德券”,于林内挂牌,谓之“开林募缘”——凭此手段,可向天下募集功德、香火、元气等。

    凡持功德簿者,皆可认购功德券,为主持输注功德,乃至香火、元气等。

    认购者,即为道场护法檀越,或称施主。

    依其持券多寡,可按期得享道场功德供奉。

    主持得功德以行其事,施主享供奉以增其积,两相得利。

    然道场利源丰瘠,关乎供奉厚薄。

    若主持善治,产业丰盈,名望通达,获众人青睐,则其道场香火鼎盛,所析功德券价值自涨。

    护法檀越手中之券,水涨船高,可转售于林内他客,坐收其利,此谓之“禅机升”。

    反之,若主持无能,利源枯竭,则供奉稀薄,功德券之价亦跌。

    持券者或忍痛割舍,或静待转机,此谓之“禅机降”。

    是故这功德林内,汇聚坎朝诸多道场香火,时刻禅机流转,涨跌无常。

    万千护法檀越,或凝神观碑,揣摩各道场气运消长;或低声密议,参悟禅机之升降,不时交割手中功德券。

    而在坎朝诸多道场主持之中,坎君与其余州牧,正是最为尊崇的十四位主持。

    其名下道场,即各自所治之州,更是可称梵国。

    总之,坎君掌控“功德林”枢纽,虽不能直接号令各州州牧,却有无形之手,借万千功德券涨跌流转,深深植入诸州命脉之中。

    此乃以“功德”为名,聚天下资财,化分封之权为无形羁縻之妙法。

    此等国情,自是与离朝大相径庭。

    但南奕只在想一件事:

    梵国修士,能在“功德林”中立碑挂牌、开林募缘,大割韭菜。

    那他呢?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