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759章 火铳 (第1/3页)
许府的夜色,安静得仿佛一口深井。
院外的竹影被风吹得轻轻摇曳,竹叶彼此摩挲,发出细微而悠长的“簌簌”声,与不远处廊角灯盏里的油焰轻爆声交织在一起。
夜空澄澈,月光透过雕花的木格窗筛落在厅堂的地面,铺成一块淡淡的银毯,将卷册、器具的轮廓衬得分外清晰。
厅堂中央,案几依旧铺满了两类不同的卷册——一边是《术算纲要》,另一边是《格物纲要》。
案几两端,各燃着一盏铜灯,灯焰明黄,光色与月华交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影子。
石宗方就坐在《术算纲要》那一侧,腰背微弓,双肘撑案,手指不停地翻卷、拨动竹筹。时而,他会突然停下,垂首在案纸上飞快地勾画数字与比例式。
时而,他又会抬头望向半空,像是在心中推演某段公式的前后呼应。
偶尔,他会低低吐出一句“奇哉!”、“此法绝妙!”、“省去一步,直抵要害!”
声音并不大,但在这静夜之中,每一声都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意,仿佛连他自己都被卷中隐藏的算理震得浑身发麻。
他已经不知这是第几次停下验算了。竹筹在他指间翻飞,铜规在卷边轻轻敲击,他整个人完全沉入数字与形的世界,耳边再无别的声息。
连屋外巡夜的脚步声,仿佛都隔了好几重帷幕传来。
另一侧,许居正、几名翰林编修与工部郎中,则是围着《格物纲要》翻看。
不同于《术算纲要》的清冷精密,《格物纲要》的篇章里,图像与文字交错——有详尽的构造剖面图,有层层拆解的零件结构示意,也有长篇的原理阐述与制造流程。
许居正最初翻开第一页时,还以为不过是一些改良农具、改进度量器具之类的东西,可随着视线滑向图纸的深处,他的神情渐渐凝固。
图中出现的器物,他甚至连形状都未曾见过,更遑论用途——有的像一列装着齿轮与铁杆的庞然之物,底部似乎是轮轴,旁边的注释写着“蒸汽机”;
有的通体细长,内部以金属筒节层层相套,附图标注“火药推发机理”;
更有一种由无数金属薄片叠合成的奇异器物,说明上称其可“蓄电储力”,能于顷刻间激发强光与热流。
“这……简直……”一名年轻的翰林编修喉结滚动了几下,竟接不上话。
另一位工部郎中皱着眉,视线在文字与图纸间来回切换,嘴里低低念着:“蒸汽机……火药军械……传力轮系……这……这岂非在说梦话?世间怎会有这种东西?”
许居正的手指在卷页上轻轻摩挲,眼神复杂得很。他并非不懂制造之理,甚至在工部尚有任时,曾经主持过几项大型的水车与城防改造工程,可眼前这些图纸与构想,已完全超出了他的经验与想象。
更诡异的是——卷中并非只是空泛的幻想,还配有相当具体的制造路径与理论依据。
比如蒸汽机一节,详细绘出锅炉、活塞、连杆、轮系的配合关系,还说明如何利用水受热膨胀成汽、推动活塞转化为动力。
火药军械的篇章中,则附有火药配比、点燃结构、抛射轨迹的计算公式……
这些细节,若是纯粹胡诌,绝不可能如此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可偏偏,这些东西从未有人制造出来过。
“许大人……”一位国子监博士轻声开口,语调中带着小心翼翼的疑惑,“这《格物纲要》……可是陛下亲撰?”
许居正微微颔首。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震惊之色愈甚——
陛下……能想出这些东西?
“可……这些东西,真的能造得出来么?”那名翰林编修忍不住又问,手指指着一张标有“远程发力车”的图纸。
图上所绘,像是一辆大型车架,车身中央设有弯臂与轮齿,似乎能将某种巨大力量积蓄于车体,再一举释放出去。
许居正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吟片刻,道:“此卷中,确有不少内容,未必以我等之知能判其虚实。蒸汽机、蓄电器、火药机括……或许只是设想,或许真有可行之路。”
“可行?这不是胡话么?”一位工部郎中忍不住摇头,“陛下……莫非真想让工部去造这些?”
“未必。”许居正放下卷册,抬眼看向众人,“可陛下既将这些记在纲要中,必有其用意。若是虚妄之想,何必绘得如此详尽?若是纯为博人眼目,何必配以术算精确的推导公式?”
他的话,让厅中又一次陷入沉默。
烛火微摇,铜灯的焰心在夜风中微微晃动,影子拉得长长短短,像是在众人心头拨动的那根弦。
许久,还是许居正打破了寂静:“看来,此卷我们是看不透了。能否实现,非我等所知。此事……只能明日早朝,亲问陛下。”
众人纷纷颔首。
是啊,若是不问,又怎能知道,这些近乎幻想的技艺,究竟是帝王的奇想,还是藏在未来的真实?
案几上的《格物纲要》被轻轻合上,卷角的阴影落在地面,像一扇未完全闭合的门。
门外,是未知,是不可测的深渊——也是可能通向新世界的道路。
而在厅的另一侧,石宗方依旧埋首在《术算纲要》里,竹筹轻响,笔墨纷飞,全然不闻众人的议论。
他沉浸在自己的数字长河里,而他们,则陷入了另一条无法看清尽头的格物之路。
夜,越发静了。
可每个人的心底,都燃起了一丝说不清的热。
御书房内,檀香缭绕,香烟在青铜镂花香炉中缓缓升起,弥散在厚重的空气里。
透过雕花的乌木窗棂,可以看见外头天色刚亮,晨光被云雾过滤,投下一片淡金色的光辉。
案几正中,几卷摊开的兵书被随意推到一边,取而代之的是一只长约三尺的木匣。
木匣半开,内里衬着细软的锦绒,其上静静躺着一柄造型陌生的器物——通体乌亮,铁质厚重,形制狭长,前端微微外扩,后部则嵌着打磨光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