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喜事 (第1/3页)
曹文诏自己都没想过一个天大的馅饼突然就落在他的头上,当王晋武出宫后找到曹文诏,私下告诉他让他做好外放准备时,曹文诏顿时就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说大明的军中,曹文诏是一员悍将,无论是当年在辽东为将还是后来被崇祯调任西北负责围剿流寇,曹文诏的名气可是不小。
尤其在围剿流寇之中,曹文诏更是声名赫赫,他曾创下仅凭八百骑兵就击败上万流寇的壮举,而且他的军队杀性极大,战斗凶猛,打得高迎祥等人叫苦不迭,更被流寇称之为“曹阎王”。
在平定流寇的战事中,曹文诏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多次和流寇交手,战功显著,更因为之后朝廷对流寇的八面张网战术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由此战功,曹文诏从一个游击将军先升任副总兵,后又任总兵,等大明军制改革后,曹文诏被封为骠骑将军,进入了大明军方高级将领的行列。
之后,曹文诏被从地方调任京师,直接入了总参议府任职。在总参议府他的职务也不算低,仅次于王晋武、吴襄等人,等到大明做好万全准备,着手对辽东大战时,曹文诏再一次领兵出征,由王晋武为主帅征战辽东,并在此战中立下大功。
辽东战事结束,曹文诏累功升金吾将军,站到了大明将领顶尖的行列,而且还因为沈阳之战的功劳得了一等伯爵的赏赐。
可以说,辽东一战是曹文诏军事生涯辉煌的时刻,可惜此战过后曹文诏和其他人一样并没继续领兵,而是交出兵权后返回京师,继续在总参议府任职至今。
别看曹文诏平日里脾气火爆,说话行事大大咧咧,可他却是一个面粗心细之人。曹文诏很清楚皇帝对于他们这些将领是既用又防,尤其是对他们这些出身辽东将门的将领更是如此。
辽东将门的名声一直不太好,自从当年李成梁开始,辽东将门就一直有着小心思,李成梁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养寇自重,在辽东几乎是一手遮天。可惜李成梁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努尔哈赤这个老奴会如此忍辱负重,表面恭敬暗藏反心。再加上李成梁的指定继承人李如松在蒙古意外战死,没了李如松后,年老的李成梁已压制不住努尔哈赤了,等到李成梁一死,努尔哈赤果断起兵,从而引发了辽东之祸。
可以说当初的后金,后来的大清之患真正原因就在于李成梁,正是因为李成梁养寇自重的举动导致了辽东糜烂的开始。而在李成梁死后,辽东李家的几个败家子,如李如柏等人根本撑不起李成梁的基业,萨尔浒一战更是丢了辽东李家的最后脸面。
如此一来,辽东将门就发生了变化,随着李家的落幕,之前依附李成梁的辽东各将门开始冒头,其中就有以祖大寿为核心的祖家,还有和祖家联姻的吴家等等。
至于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等人,他们虽不是辽东本土人,可在调任辽东后自然而然也都投靠了过去,成为了辽东将门的一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辽东将门群体开始出现,这些人相互抱团,一个个都想成为第二个李成梁,拥兵自重,利用后金的威胁不断向朝廷伸手索要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