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9章 头盔油压机被人改造,李爱国研制风扇头盔,建材部领导的震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009章 头盔油压机被人改造,李爱国研制风扇头盔,建材部领导的震怒 (第2/3页)

产量高达480,这速度怎么样?”龚科长一边操作机器,一边有些得意的看向龚厂长和院领导。

    院领导看到速度如此之快,非常兴奋:“好好,龚科长能够对油压机进行改进,技术了得。等到晚上下了班,给你们开庆功会。”

    “虽然改进的想法是我想出来的,但是大家伙也没少帮忙,尤其是李爱国同志,没有他的原始设计,就没有这台机器。”听到领导表扬,龚科长心中乐开了花。

    他故作谦虚了几句,扭头看向李爱国:“李技术,庆功会你也一定要来啊。”

    “我就不去了,这都是技术科的功劳,跟我没啥关系。”

    现在只是生产头盔,还要进行后续工作。

    李爱国见试制结果一时半会也没办法出来,便提出了机务段那边还有工作,需要赶回去。

    “李技术,你尽管去忙,这边交给我就行了。”龚科长这会正露脸呢,巴不得他赶紧离开。

    宋远征瞪了龚科长一眼,笑着对李爱国说道:“李技术,等结果出来了,我通知您。”

    “谢了。”

    李爱国笑了笑,带着野生汽车专家出了车间。

    戴上头盔,坐在摩托车上,李爱国拧动油门,载着野生汽车专家呼啸而去。

    野生汽车专家跟着李爱国一块研制过油压机,也看出了端倪,紧紧抱住李爱国的后腰:“爱国,这是不是不对劲啊。”

    他心中为李爱国抱不平,哪有擅自改别人东西的,还拿着别人的成果邀功?!

    “没有。”

    “不对,你瞒不过我,要是当初能加装电机提供辅助动力,咱们早就加装了,这玩意会导致行程不稳定,锻造出来的东西质量容易出问题。”野生汽车专家压低声音说道。

    李爱国笑了笑:“是不是质量有问题,需要等产品生产出来再讨论。”

    野生汽车专家顿时明白过来了。

    现在龚科长打出了大生产的旗号,只是辩论是无法说服他们,甚至还要背上嫉贤妒能的坏名声,陷入被动之中。

    这种事情在其他工厂已经屡见不鲜了。

    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让这帮人改变主意。

    李爱国接着说道:“地方上的国营厂子跟机务段不同,里面的事情很复杂。

    咱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随意插手一些事情,即使是好意,也会被人认为多管闲事。

    搞工作只是有技术不行,还需要注意工作方法。”

    “是啊,以前在北汽厂里面,我就吃过大亏。”野生汽车专家想起了自己的遭遇,赞同的点了点。

    这一点他就很佩服李爱国。

    不管李爱国组织了多少项目,跟多少单位合作,从来没有闹出过乱子,更没吃过亏。

    这跟工作方法有分不开的关系。

    回到前门机务段工作室。

    野生汽车专家联系了轧钢厂那边,确定配件工作生产步入正轨,便打算继续帮着研究军用摩托。

    “爱国,你这是在干什么?”看到李爱国用磁铁和铜线做了一个小马达安装在安全头盔上,野生汽车专家感觉看不明白了。

    李爱国一边拿起剪子捡了几片塑料板,插在马达头上,一边说道:“这是微型风扇。”

    “风扇?”

    “我打算把风扇装在头盔上。”

    “风扇头盔?!”野生汽车专家瞪大眼,等看明白后,连连点头:“好东西,这等于是随身带一个扇扇子的。有这么个万一,咱算是过上了地主老财的日子。”

    “胡扯什么,这是咱们铁路工人用来工作的工具,不是用来享受的。”李爱国提醒他。

    “啊,对对对,是我糊涂了!这是咱们的生产工具。”

    有了风扇头盔,大脑在冷却下能保持清醒,可以让技术工人在炎热的车间内,提高装配速度和质量,确实算得上是工具了。

    头盔风扇的结构并不复杂,只需要一个马达,几个小扇叶,外围加装了保护罩,有效防止在开启风扇时不慎伤到手。

    风扇由两节宝星牌干电池供电,这玩意火车上有卖的,不需要票券,只是价格比较高。

    几毛钱的成本,能够在关键时刻避免工人中暑,肯定值得。

    要是以后再把可充电的锌锰干电池弄出来,可以完成了配套。

    头盔风扇的技术难度也不高,李爱国找齐材料后,只花了一个上午就搞了出来。

    李爱国造出了几顶帽子,分给了野生汽车专家和工作室内的职工们。

    这天气炎热,工作室内虽有风扇,在里面待一整天,也热得浑身大汗。

    午饭时间,野生汽车和一帮子技术员带着帽子前去食堂吃饭,立刻引起了工友们的注意。

    “唉吆喂,这帽子挺神奇啊,还带风扇的,让我试试。”

    “窝艹,太凉快了吧,我觉得我媳妇儿在给我扇风。”

    “让我试试。”

    一时间,职工们也顾不得吃饭了,争抢那几顶帽子。

    线路车间的主任试戴了帽子之后,用半包烟跟一个技术工人换了一天的使用权,立刻拎着敲开了邢段长办公室的门。

    “段长,我有件事得麻烦您。”

    邢段长刚跟一机部挂了电话,对方表示前门机务段的申请报告还没批复,这会心情正不好。

    “什么事情。”他板起脸。

    “您看看这个。”主任把安全头盔递了过去,打开了开关。

    看着飞速旋转的风扇,邢段长先是一愣,旋即就明白了:“这又是爱国同志鼓捣出来的新玩意?”

    “还真被您猜中了。我希望能够让爱国同志帮着再造三十多个。这笔钱我们线路车间出。”周主任有些不好意思。

    上次因为捣鼓锤的事儿,他跟李爱国起过争执。

    “你啊,一把年纪了,还这么要脸面。”邢段长将帽子戴在头上试了试,满意的点点头:“你别说,这玩意还挺好用,还是段里面出面吧。我现在去找爱国同志。”

    邢段长来到工作室的时候,李爱国正在优化风扇。

    加了个调速装置,能设置高中低三档,可以根据不同的气温调速,起到节约电量的作用。

    “段长,来了。”见到邢段长进来,李爱国站起身打招呼。

    “这玩意是你造的吧,是个好东西,段里面需要五百个,等会所需要的物料送来,还得麻烦你了。”

    “这个好办,等会我安排下去。”身为前门机务段的火车司机,李爱国自然不会推辞。

    邢段长闲聊一阵子,也离开了。

    李爱国请来章主任,把马达和扇叶的制造办法解释了一遍,现在工作室的技术工人腾不开手,需要整备车间的工人们帮忙了。

    “挺简单的,你放心好了,这五百个风扇估计两天内做出来。”章主任收起资料,从李爱国手里接过烟准备离开。

    突然,又停住了脚步问道:“爱国,你今天不是去二五一厂了吗?”

    “那边有宋远征厂长盯着。”李爱国点上烟,眯起眼睛,也不知道二五一厂的情况怎么样了。

    此时的二五一厂内。

    头盔已经生产出来了,一共是三十个,放置在晾晒架子上,等待冷却。

    “领导,一共只花费了不到一半的时间,还节省了一半的人力。”宋远征厂长见头盔的生产过程没有问题,也松了口气。

    建材部领导赞叹的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