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章 劝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八十章 劝说 (第2/3页)

可能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问题就在于度太难把握了。

    「颖川、河东要度田了,太子会坐镇梁县,征辟属吏,具体操办此事。」宋纤说道:「此事说易易,说难难,重在用人耳。故殿下会征辟一些冀州人、幽州人入幕府,免得被人说闲话。但颖川+

    话到这里,宋纤没有再说下去,但其意已明。

    庾亮坐正了身子,问道:「太子想让我出面劝服颖川诸族?」

    宋纤微微颌首,道:「这也是陛下之意。」

    庾亮又陷入了沉默,宋纤耐心等着。

    许久之后,他长叹一声,道:「我岂不知度田乃国策,可太子若恶了颖川士人,将来又有何人可用?」

    「元规,你意气用事了。」宋纤轻叹一声,道:「天下英才何其多也。何必拘泥于一地?幽州、并州、雍州俊彦欲投于太子门下者,不知凡几。梁县开府,必有左右长史、左右司马、参军、

    主簿、从事中郎、录事等幕职,很多人甚至想舍弃朝廷官职,就为了能进这个幕府。」

    庾亮闻言,有所触动。

    自从上次和弟弟谈及经营关西之后,他确实了解并举荐了一些贤才。担任关西转运使后,幕府中也有部分关西士人,长期接触下来,他发现关西土人较为朴实,或许文采不如河南士人,风流气度也有所欠缺,但办事的劲头很足,任劳任怨,整体风气是不错的。

    到现在为止,他固然还有些域之见,或者不够信任外地人一一这也是人之常情,哪朝哪代都少不了一一更喜欢用颖川或豫西士人,但对关西人的看法已然有所改观,并不会太过排斥,该用还是会用。

    宋纤其实隐讳地点出了这一点。

    魏晋以来,域之见实在太严重了,你庾元规如果还局限在这方面,那么对自己和太子都不利。

    「听闻清理完河东、颖川田亩,陛下还有意清查司马晋立国以来的田籍?」庾亮又问道。

    「此必然也。」宋纤说道。

    庾亮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牵扯面可就大了,得罪的人也多了去了。

    这么一搞,土人对太子的观感可能会很差啊。

    庾亮凝眉苦思,一瞬间脑子里过了无数种转圜之法,唯独没有请求天子收回成命的念头一一从这一点来看,庾亮自认为忠诚于天子,倒也不是假话,他连唱反调的想法都没有。

    憋到最后,只来了一句话:「陛下何急也!」

    宋纤拿手指敲了敲案几,道:「开过年来,陛下就五十五岁了。正旦之日,万国来朝,天子声望臻于顶峰,此时不办,更待何时?」

    庾亮苦笑了下。

    携大势压人,这是天子的老手段了,可谓屡试不爽,到现在还用。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宋纤又道:「天下这么大,总有人为了仕途或家族考虑,愿意投效过来的。再者,天子又不是没给后路。人,只要有了后路,便没有了奋力一搏的想法。更何况,当今之世,谁敢行大逆不道之事?办妥了这件事,兴许也能收获不少好处,其中说不定就有将来的股肱之臣了。」

    庾亮思虑良久,最后无奈地点了点头,道:「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