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671 你赛博看片?能看见寄生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671 你赛博看片?能看见寄生虫? (第2/3页)

眼中读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没想到肠镜检查竟也能发现这类病变。

    长南市乃至整个江北省的器官移植手术开展得并不多,大家对移植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知之甚少。

    在罗浩这样的权威专家面前,他们很识趣地没有插话,只是默默记下这个宝贵的知识点。

    办公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病历翻动的沙沙声。

    方晓悄悄打量着正在讲解的罗浩,心想这大概就是顶尖专家的魅力——总能在不经意间,为基层医生打开一扇通往新知识领域的大门。

    “你问患者什么时候开始拉肚子的了么。”

    “问了,住院前就有轻微腹泻,就是和撞伤锁骨重迭了,之前也没想到。我觉得,患者和患者家属不是有意隐瞒病史。”陈勇道。

    罗浩对隐瞒或是不隐瞒病史并无什么想法,他笑了笑,“那就差不多是猫身上的寄生虫导致的。”

    “喂喂喂,能不能不是猫?”

    “怎么?”罗浩瞥了一眼陈勇,明白这货想说什么。

    “我在青城山养猫一年,也没这么多破毛病。”

    “你是健康人,患者是移植人群,不一样。”

    “你不觉得夫妻俩喂一只流浪猫很有爱么?”陈勇鄙夷道,“这么有爱心的事儿被你一说,感觉怪怪的。”

    “该有爱心有爱心,该洗手洗手,这是两件事。”罗浩取了病理,抽出肠镜管子。

    “罗教授,那个隐……那个什么寄生虫好治么?”方晓凑过来问。

    “先查着看,治疗么,ntz国内还没过审,没药啊。”

    Ntz?

    那是啥?

    “哦哦哦。”罗浩醒悟过来,自己说的太隐晦了,他们不懂。

    “文献里,有一例被诊断为「隐孢子虫感染」后、经治疗彻底痊愈的 CD40L缺陷的婴儿。而该患儿的治疗方案为:阿奇霉素+硝唑尼特,也就是NTZ。”

    “肝移植患者不比普通患者,用药禁忌更多。虽然硝唑尼特是全球唯一被批准的抗隐孢子虫药物,但国内并未获批;并且对于免疫缺陷人群,也并不推荐使用。”

    “……”

    “……”

    白科长和方晓都陷入绝望之中。

    “硝唑尼特主要通过抑制丙酮酸盐,铁氧化还原蛋白氧化还原酶的酶依赖性电子转移反应来对隐孢子虫主要起到抑制作用。

    但免疫缺陷的人群并不适合:它需要通过人体正常免疫系统的放大作用来清除隐孢子虫。”

    “罗教授,要是隐孢子虫的话,那还有救么?”白科长声音颤抖。

    “还行吧,我家协和治疗过类似的患者,硝唑尼特不能用,其实阿奇霉素也有效果,再加上大蒜素。”

    大蒜素?

    罗浩这回严肃了起来。

    他认真的看着白科长、方晓和骨科的许主任。

    “大蒜素什么用不知道?”罗浩问道。

    其他人沉默,几秒钟后,方晓小心翼翼的说道,“罗教授,我们真没用过。”

    “大蒜素用于深部真菌和细菌感染,如肺部及消化道霉菌感染、白色念珠球菌菌血症、急慢性菌痢、急慢性肠炎、百日咳等。”

    “陈勇。”

    “诶。”陈勇老实乖巧的应道。

    “你和患者家属说一下,要是阿奇霉素+大蒜素效果不好的话,他家需要自己在海外代购硝唑尼特。”

    “好。”

    白科长眼皮子直跳。

    海外代购,吃好了没事,吃坏了的话问题可就大了去了。

    患者家属不闹?

    可不仅陈勇没有质疑罗浩的方案,连方晓都不说话了。

    白科长可没来由说下头的话,他只能默默的把问题藏下。

    “罗浩,硝唑尼特国内为什么没进?”

    “国内脏器移植做的少,器官来源是很大的问题,没办法啊。”

    “不过说是少,那是相对而言的少。那谁,两口子不是准备开器官移植医院么,肝移植吧。”罗浩含含糊糊的说道。

    “器官哪来?”

    “谁知道呢,可能是乌克兰,可能是阿根廷,可能的地方多了。”罗浩说着,叹了口气。

    “难怪你一直不做移植手术。”

    “嗯,就这样吧,没必要做。移植手术不难,主要看重症力量。”罗浩解释道。

    说着,罗浩已经下台,“我去看看病理。”

    陈勇也跟在罗浩身边,“喂,蛊王的话,能一次治愈。”

    他的声音极小。

    罗浩神色一动,“真的假的?”

    “血脉压制,你不懂?”

    罗浩犹豫,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算了,等等再说。”

    “罗浩,你老了,已经变成守旧派了。”陈勇讥讽道。

    “关键是我不明白原理,要用在患者身上,也得有一二三四期临床试验。你说行就行?你咋那么刑呢。”

    陈勇耸耸肩,并没和罗浩展开辩论。

    这种事情只能随口一说,罗浩有些想法极其保守,简单讲就是很“狗”。

    狗是一种性格,狗是一种态度。

    忙到天亮,罗浩在镜下找到了隐孢子虫,检验科对粪便的改良抗酸染色结果也指向了同一种结果:隐孢子虫。

    还有最后一个流程——基因测序。

    但治疗已经可以展开了。

    罗浩抻了个懒腰,他不愿意熬夜,太伤人。

    可患者一天十几次深绿色的稀便,罗浩很清楚要是没有正确的干预、治疗的话,怕是顶多就1周左右的生存期。

    能早点还是尽量的早点。

    “行了,搞定。”

    “罗教授,辛苦您。”方晓已经困的眼皮都睁不开了,还在客气着。

    “还行,不辛苦。”罗浩笑了笑,“小孟这面有什么问题,随时联系啊。”

    “好。”

    “阿奇霉素,用大连辉瑞产的,效果好一点是一点。”

    “你这崇洋媚外的劲儿。”陈勇小声嘟囔着。

    “别闹,药品上鹰子就是强。中国的刀,美国的药,话不是白说的。”罗浩笑了笑,并不介意。

    人家强,救命的时候就用呗,没什么好顾忌的。

    “那就这样。”罗浩道,“我和陈勇先回了,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