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铁路 (第3/3页)
一同堆放在道旁油布下。
“十里外的一元山地形崎岖,我们计划开挖一段一百三十米长的穿山隧道。”
贾子勇继续汇报。
“祝家那边联系到了胜州天人‘三尺独步’樊龙丘,说好礼金一千两,隧道一日可成。”
此事祝家早已知会过洪范。
单说整体技术水平大华还很落后,但武道的存在像是条捷径,能在粗略的点子上搭配出惊人的效果。
前世第一条铁路通车于一八二五年,采用熟铁锻造,单轨长度不到五米,后经上百年发展,依靠闪光焊技术才在二战后达到百米。
然而通过电流熔融、高压焊接得到的九成母材强度的轨缝,在金行武者无缝接钢的能力面前仿若玩笑。
自设计伊始,西沧铁路就打算直接上百米长轨,所以此世人间压根不会有“咣当、咣当”频繁震动的火车记忆。
“子勇,长轨的热胀缩你要格外注意。”
洪范反复叮嘱。
“西京四季温差大,务必选在温度适中的春秋二季铺轨;三十度温差下百米长轨热胀缩距离可达三十毫米,两侧预留的轨缝务必精确……”
实地视察持续了整个上午。
午时,洪范与贾子勇一行人顶着烈日赶回西京城,在瑶河旁连通行新购得的总部用工作餐,而闻中观、钱宏等人也各自赶来作陪。
“镇北右卫本地有好几座品质不错的铁矿,这些矿区都为融铁宫所有,长久以来他们的钢铁生意压根没有竞争者。”
闻中观一边说一边嚼着豆芽。
“光济城那边与镇北左卫隔着冻土荒原和寒带森林,以前根本没有商队愿意走,但现在我们出的货成本只有融铁宫的五分之一。价差大到这个程度,难免有人动心——就去年底,融铁宫还专门派过来一位长老要我们禁止往贺州北疆出货,最后与祝大少吵了个脸红脖子粗。”
他说着嗤笑一声。
洪范闻言不以为意。
有天南行横空出世,落后产能出清是免不了的命运,无非是铜云山庄相比融铁宫有区位优势,早早跳上了新时代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