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3章 必须得上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1643章 必须得上了 (第1/3页)

    与此同时。

    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

    特斯拉高级电池研发中心。

    杰夫·达恩教授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口水,目光迎向会议桌对面那双蕴含着灼人焦躁的眼睛。

    眼睛的主人正是他的投资人及雇主,特斯拉的灵魂人物,埃隆·马斯克

    一年多以前,在特斯拉描绘的“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转变”的宏伟蓝图和极具诱惑力的研发承诺下,达恩教授接受了马斯克的邀请,离开学术象牙塔,成为特斯拉的首席科学家。

    他的第一项任务是与LG化学协作,共同攻克新一代动力电池的巅峰——基于Co-C-hBN正极材料的磷酸锰铁锂混三元锂电池。

    这项技术被寄予厚望,被视为特斯拉保持技术领先、突破续航里程瓶颈、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关键。

    最初的计划清晰而稳健:前期依赖从华夏进口的Co-C-hBN材料进行小批量装车验证和技术积累,同时由达恩领衔的团队全力攻关材料合成工艺,最终实现供应链的完全自主。

    然而,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命运在关键处狠狠拧了一把。

    好消息是,项目启动后不久,一名来自华夏年轻女研究员加入了达恩的核心团队。

    她来自华夏连海化物所,带着被视为无价之宝的“内部研究资料”。

    这些资料给研发引擎注入了一针强效推进剂,让原本步履蹒跚的自主合成路线陡然提速。

    坏消息则无需多言——

    就在他们的研发进入关键冲刺阶段,距离打通全部工艺流程看似仅一步之遥时,华夏搬出了那纸精准而冷酷的出口管制令。

    更让达恩头皮发麻的是为了应对开盘即熔断的股价崩盘,特斯拉和LG化学沟通的情况下,就仓促发布了那份承诺“供货稳定”的联合声明。

    这份声明如同一道紧箍咒,牢牢套在了研究团队的头上,也把他推到了马斯克这位以“结果导向”和“激进时间表”闻名的老板面前。

    “杰夫,”马斯克的声音严肃,还带这些沙哑,“那份声明已经发出去了。资本市场给了我们一个暂时的喘息之机,但也仅仅是喘息。”

    “现在,整个华尔街、所有的投资人、还有几万名预订车主,都在盯着我们兑现承诺……告诉我,你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让我们的电池真正变成流水线上的产品?”

    虽然达恩早已猜到了对方此行的目的,但真正听见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脑子嗡地一声。

    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

    “我理解情况的紧迫性。但是,技术开发有它自身的规律。即使一切顺利,没有任何意外,要完成电池包级别的全套安全验证、循环寿命测试、极端环境模拟……走完所有必要的流程,确保万无一失,至少还需要……八到十个月。”

    这个答案让马斯克的面部肌肉猛地一颤,眼眉也挑了起来,显然有些不满。

    “我们不是已经拿到了连海化物所的一手资料么,就是林带来的那些?”他的质问略微表现出了一些攻击性,“另外我记得,去年十一月你给我的报告里,就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