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苦一苦同僚、骂一骂世道、好处我来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苦一苦同僚、骂一骂世道、好处我来拿 (第3/3页)

   这些生活琐碎和白奴贸易,占了大约一万字,剩下的两万字,则主要是朱翊镠对政治的理解。

    比如朱翊镠就谈到,他把一大批拥有相同特点的人称之为伥鬼。

    伥鬼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喜欢做一些让人恶心的小事,若是较真,则说你这主上不仁义,这点小事都要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但要是不较真,他就总是做些龌龊事,狠狠的恶心你。

    比如征讨霍皮部,征伐难免杀戮,一些人就开始说,以前金山伯就不会这么做,会和夷人交好,不断的教化夷人,怀柔远人以两安,现今换成了潞王当家,杀戮就重了。

    可是朱翊镠就藩,就是因为金山城的武力,已经不足以保护金山城了,而双方之间的矛盾已经日益凸显,冲突逐渐加剧到了彼此攻伐,不打不行的地步,只能征伐。

    采银矿、垦荒、修码头、营造沟渠兴修水利,无论做什么,这些人总是有话要说,而且听起来颇为合理,这类的事情不要太多。

    朱翊镠慢慢就发现了,这些人骂他的目的,根本不是为了让事情发生什么改变,而是把罪责都推给朱翊镠这头老虎,而后他们安心理得的享受所有好处。

    不仅如此,这些伥鬼们,如此喋喋不休,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索要特权。

    伥鬼们一直说潞王是错的,那伥鬼就是对的。

    那潞王殿下带着军兵民工们垦出来的田、采出来的白银、修出来的码头、营造的石灰厂、吹银厂、煤焦厂等等,交给这些伥鬼,交给对的人,才能被正确使用。

    当意识到这帮伥鬼的目的后,朱翊镠把这帮人打包沉了海,再没人敢这么讲了。

    而这帮伥鬼的主体,就是流放到金山国的金山士族。

    伥鬼最大的特征就是,善名归己、恶名归上、苦一苦同僚、骂一骂世道、好处我来拿!

    朱翊镠提醒皇帝陛下,务必小心伥鬼式官僚对大明新政的破坏。

    除了这类伥鬼式的臣工之外,朱翊镠还说了最近金山国各方想要大兴土木,为朱翊镠兴建金山宫,规模大约为五百亩,朱翊镠反复拒绝了数次,他觉得之前营造的潞王府完全够用。

    但宰执孟金泉、金山伯权天沛、水师总兵骆尚志都劝他兴建。

    理由很多,其实归根到底都是一个理由,那就是为了塑造足够的权威性。

    而骆尚志说话则直接多了,骆尚志是个武夫,而且他要回大明,不会留任金山国。

    骆尚志直言不讳,大家要修金山宫,其他的理由只有托词,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害怕朱翊镠胡来。

    金山国上下想的很简单,用一座奢侈的宫殿,来满足朱翊镠这个君王的私欲,多吃多拿多占点没关系,反正金山国现在金山银山都有,采着几百年都用不完。

    金山国人最怕朱翊镠胡来,希望他满足了私欲,搞乱既定政策,随便改变战略方向,让所有人为难。

    像陛下这样尚节俭,满心满念都为了大明再起而甘愿奉献一切的君王,那已经不是可遇不可求了,可以说是千年难遇一次。

    金山国内外,可不觉得潞王能和陛下一样,保持节俭、勤勉、弘毅二十年如一日。

    朱翊镠很生气,金山国人居然这么不信任他们的君王!

    可情绪过去后,朱翊镠冷静了下来,他也觉得金山国人想的对,他的确做不到。

    “这小子,倒是有点自知之明。”朱翊钧合上了朱翊镠的奏疏,回到了龙椅前,开始给朱翊镠写回信。

    一份书信写了大半个时辰,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把大明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下,对朱翊镠提出的一些问题做出了回答,让他注意安全,尤其是水食安全。

    伥鬼就是这样,当发现老虎难搞的时候,就会倾向于杀掉这个,换下一个,取而代之不是最佳选择,取而代之,自己就成了那个挨骂的老虎,伥鬼往往更加倾向于换个老虎寄生。

    “松江府七月中旬有个大型游会,叫快行。”冯保见陛下写完了回信,奏闻了松江府的新鲜事。

    快行者亦曰快走、急差,以脚力便捷者,膺上赏。

    就是长距离的赛跑,这次松江府快行,从松江府府衙门前出发,过泗泾镇,肇嘉浜,一直到黄埔行宫对面的上海县衙,总里程八十五里,三个时辰完赛,未能跑完全程,则无赏赐。

    “头名者赏银五十两,第二名赏银四十两,第三名赏二十两,余者三个时辰跑完全程赏银三两。”冯保介绍了下这个奖励。

    这是松江府第三次举办快行者,第一次的时候,没轻没重,规划了一百八十里的路,结果跑完全程的就那么几个人,很快,松江府就调整了距离,从一百八十里,降低到了一百里。

    第二次则是大部分仍然不能完赛,这是第三次调整距离,八十五里,是上一次近半数快行者放弃的距离。

    “为什么要办这个快行者?”朱翊钧有些疑惑。

    “起初是铭毅鞋行为了卖鞋,自己弄的。”冯保解释道:“后来弄了不少的乱子来,松江府才开始主办,主办的原因也简单,为了赚…让市场活跃起来。”

    一百八十里,跑着跑着就天黑了、人跑丢了、有人受伤得不到救助、宵禁等等诸多问题,铭毅鞋行还吃了些官司,为此松江府衙门把这活儿拿了过来。

    确实能赚到钱,之前京师搞开沽点检,还有商家为了吸引人的眼球,四处游老爷。

    松江府五月份搞钟表评比,七月中旬搞快行,九月份大肆庆祝万寿圣节,目的都是一致的,刺激消费,刺激市场活跃,时不时的举行一些活动,来增加人气。

    只要有了人气,怎么都可以赚钱。

    朱翊钧仔细看过了奏疏,才知道松江巡抚、松江知府为何要上奏皇帝了。

    因为这项活动,大概算是胡礼。

    元朝的时候,禁卫军除了怯薛军之外,还有专门用来传递紧急军情、急递铺的驿卒禁卫军,名叫‘贵由赤’,而快行,就是遴选贵由赤军的办法,一共一百八十里,跑完就能面圣,进贵由赤军了。

    贵由赤这个长跑活动,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非常完善和规范的赛事规则,因为可以进禁卫军,所以也引发了各地民间高手们加入比赛。

    而松江府办的快行,大部分的规则和制度,都是脱胎于贵由赤,陛下在松江府,还是奏闻圣上知晓为宜。

    万一陛下以太祖高皇帝尽废胡礼怪罪下来,松江地方官员吃不了兜着走。

    在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行事不周全。

    朱翊钧拿起了朱笔朱批:“办,身健则体强,体强则气壮,气壮则心勇,心勇则志坚,志坚则事成。”

    朱翊钧拥有健壮的体魄,所以忽略了一些问题。

    直到王谦在松江府搞校规校训,闹出了些许风波,各大学堂要进行为期六个月,四年总计十二个月的军事训练,才让朱翊钧清楚的意识到,强健体魄的重要性。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

    兴文教,不能只注重教育二字,弘毅弘毅,培养毅力也是关键。

    “朕能报名吗?”朱翊钧朱批之后,笑着问道。

    冯保有些为难的说道:“陛下要是参加的话,那一定是冠军,谁敢跑陛下前面啊。”

    “那算了。”朱翊钧摆了摆手,不给松江府添麻烦才是。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