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九百九十二章 是朕浅薄了 (第1/3页)
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开始讲筵的时候,就曾经教过皇帝一个道理,曾子曰:君子思不出位。
张居正说:君子和小人不同,君子所思虑的范围,绝对不会超过自己的的位置,都是力求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自己所在位置的职责,即:尽其本分,所当为之。
作为左柱国、帝师、元辅、宜城侯的张居正,也在践行这句话,他所思所虑所为,都是大明该何去何从。
诚然,他以考成法开启了万历维新的大幕,但所有的维新都要落到物质之上,吏治为开端,是保证政令能够推行下去,最终还是要物质变得丰富,维新才能真的成功。
在张居正本人看来,他所代表的官僚体制改革,和王崇古所代表的生产力进步,官厂制更加重要。
“我不认为先生是完全对的。”高启愚通过申时行的只言片语,知道了张居正所思所虑,思考之后,否定了张居正的看法。
“果然逆徒。”申时行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身为张党门生,申时行确实不敢大声说出,先生不是完全对的这句话。
做了礼部尚书后,高启愚的思考方式,立刻上升到了礼法之上,礼法真的不重要吗?高启愚以为并非如此,只不过贱儒的表现太差了,导致礼法不被陛下重视而已。
万士和这个礼部尚书做的就很好,陛下就很认可。
高启愚摇头说道:“先生觉得,有了官厂,有了住坐工匠,这官厂三级学堂、身股制、工盟、转岗等等,时日久了,慢慢都会有的,我完全不认为,可能真的会有,可需要多久呢?五十年?一百年?但,绝对不是二十年。”
张居正所代表的不完全是官僚体制、效率的改革,还有思想上的变革,思想变革,看起来虚无缥缈,空无一物,和贱儒们谈的心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但二者之间有本质上的区别。
一本矛盾说,可谓是开天辟地,如果所有人都能站在一个对立且统一的视角,去看待所有问题,从万事万物的阴阳两面去出发,那天下大同指日可待。
当然,阶级论这种东西,有些过于离经叛道,以至于不被人们普遍认可。
高启愚继续说道:“我为何要这样讲?文成公的官厂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军屯卫所加上住坐工匠制,永乐年间就有了官厂,规模宏大,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且一蹶不振,没有矛盾相继释万理,很多制度,根本不会出现。”
“例如前段时间匠人下山,声势浩荡,人人畏惧,朝臣们都知道匠人心里有怨气,对文成公身后事那般潦草,非常不满,甚至把崇古驰道的碑都推倒了,因此诞生了矛盾,矛盾激化成了冲突,才有了匠人下山。”
“朝廷所有人都认为,必须要化解其中的矛盾,才能解决,可这种事放在以前,只会派出京营镇压。”
“正统十三年,叶宗留和邓茂七的民乱,叶宗留是矿工,邓茂七是农户,二者带众百万,把福建搅得天翻地覆,今日再看,但凡当时福建官员能够做个人,也不至于闹到这般地步。”
当时的福建左布政使宋彰,过年要乡贤缙绅送他‘冬牲’,乡贤缙绅们有模有样,要穷民苦力给他们送‘冬牲’,这场波及五省、百万之众的民乱就此拉开了序幕。
福建这种地方,兵家不争之地,多山少田,百姓困苦不堪,本来就难以维持生计,再加上额外的冬牲,把人往死路上逼,那自然要往死里闹。
黎牙实说大明人并不温顺,被逼上了死路就会反抗,而不是安心去死,像待宰的羔羊一样,只知道瑟瑟发抖。
当矛盾说这种基于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出现后,贱儒们的胡言乱语,就变得十分可笑了起来,不基于矛盾的分析,基本可以断定,都是诡辩。
“你说的有道理。”申时行对高启愚的看法,颇为认同,但可能不在其位,不在元辅的位置上,思考问题的方式有所不同,或许到了那个位置,才能彻底明白,张居正所有的思考。
申时行和高启愚的闲聊到此结束,但大明维新大势,仍在滚滚向前。
松江府、上海县,世界贸易中心、世界经济中心,这里是万历维新的最前沿,几乎所有的新问题、新矛盾都在这里诞生、演变。
而今天,松江巡抚李乐,前往了松江金泽园水师衙门,拜访了松江水师总兵、首里侯陈璘。
“巡抚所言之事,我已经全部知晓,陛下已有圣命,二位尽管去做。”陈璘在李乐、王谦等人说明了来访的目的后,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大胆去做,水师兜底。
陈璘不太喜欢跟文官打交道,这帮家伙,话从来不说完整,他想了想补充道:“陛下圣旨有言,京师天子脚下首善之地,锐卒不便擅动,松江府则无此禁忌。”
京营是没办法军管京师的,因为京师有皇帝天子,但松江府就百无禁忌了,大胆去做,实在不行就军管一段时间。
“如此甚好。”李乐听闻陈璘如此直白,便露出了一丝轻松的笑容。
王谦颇为感慨的说道:“松江府已经对府州县六房进行了一次改制,那时候,启用了不少的外乡人,就结果而言,有效果,但是不多,此番深入,仰赖首里侯掠阵了。”
李乐和王谦在首里侯这里吃了颗定心丸,虽然有陛下圣旨,但还是要过来这么一趟,确定一些发动的细节,一旦李乐、王谦他们玩崩了,就让陈璘出来收拾局面。
水师对内是维护稳定的利器,这把刀悬在豪强头上,豪强不敢造次;
对外,水师为国为民冲锋陷阵,长崎、吕宋、旧港、金池总督府建立,朝鲜、倭国东征九胜,处处都有水师身影,扩大了大明在海外利益;
而且水师很少参与各种高压政策的执行,通常都是作为定海神针存在,即便是浙江平叛,也都是缇骑这些皇帝爪牙在做,所以,水师在松江府的地位超然,而且很少得罪各派利益。
此刻水师总兵的直接表态,就是皇帝意志的直接体现。
“李巡抚、王知府,我有一事询问,那黄浦江行宫暖阁是否改建完成?”陈璘忽然说了句题外话,让李乐和王谦颇为意外。
“陛下前年南巡后,暖阁改建已经开始了,八月已经完工。”李乐虽然不知道首里侯为何询问,但还是如实回答了问题。
前年陛下南巡后,松江地面才发现了黄浦江行宫的问题,那就是没有暖阁,冬天有点太冷了,虽然陛下十月就离开了,未到冬季,但还是有些不太恭顺了。
陈璘笑着说道:“那就好,那就好,这黄埔行宫,不能比京师通和宫差了。”
等到李乐王谦走后,陈璘看着这些人的背影,显得有些无奈,神情有些萧索,而后这份思绪,化为了浓重的叹息。
瞭山陈天德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有些奇怪的说道:“将军为何叹息?”
“水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