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2章 原因分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832章 原因分析 (第2/3页)

。张凯在“5号”肌肉碎屑中发现了少量白色油漆成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油漆成分为醇酸树脂型,与现场提取的白色油漆完全一致,”他将油漆样本与工厂的油漆进行比对,“说明死者在死亡前或死亡后,曾接触过工厂的白色油漆,结合其油漆工的身份,很可能是在工作过程中遇害。”

    小林整理着尸块的损伤记录:“目前发现的损伤有三类——钝器击打的胸部挫伤、锐器切割的分尸创、腹部的不规则裂创,这些损伤如何形成时间顺序?”张凯用解剖针在胸部组织上标记:“胸部挫伤应该是最早形成的,为生前损伤,导致死者肋骨轻微骨裂(虽然未发现肋骨,但皮下出血范围较大,推测有骨损伤);随后腹部裂创形成,造成失血;最后是分尸创,为死后形成,凶手用锯条等工具将尸体分割成多块,便于搬运和藏匿。”

    “那致命原因应该是失血性休克?”小林推测,“胸部挫伤导致内脏损伤,腹部裂创进一步加重失血,最终导致死亡。”张凯点头:“不排除这种可能,但目前缺乏胸腔和腹腔内脏器的尸块,无法确认是否有内脏破裂——比如肝脏、脾脏破裂会导致大量内出血,这才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不过从现有损伤来看,失血性休克是最合理的致命原因推断。”

    为了进一步验证死亡时间,张凯对尸块的昆虫滋生情况进行检查:“尸块表面未发现明显的蛆虫或蛹壳,仅在手指指甲缝里发现少量蝇卵,”他用培养皿收集蝇卵,“根据当地常见蝇类的发育周期,蝇卵孵化成蛆需要 8-12小时,结合当前蝇卵仍处于未孵化状态,说明死亡时间不超过 48小时,与之前的判断一致。”

    解剖接近尾声时,张凯将所有尸块的特征汇总:“死者为男性,年龄约 40-45岁,身高推测 170-175cm(根据小腿骨长度换算),从事体力劳动(指腹老茧、木屑残留),生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