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崤关 (第2/3页)
“此事…绝不简单。”
李阙宛皱眉道:
“无论如何…萧氏与金羽之间,大概率有一场争夺,否则张家不会三番五次、有意无意特地把苏晏带来湖上,更是出言提醒,萧李之情又在前头,真有那一日,我家该如何自处呢?”
这话让李绛迁神色沉沉,他是明白金羽的手段的,也不好得罪这位旧时的靠山,心里明白自家长辈更不愿意辜负萧家,只叹了口气,道:
“如今在忙碌应付西蜀的事情,且先不急,等这番大战完了,你的存在传遍宋国,于情于理,我们湖上都应该有一场盛事,到时候和太叔公、父亲好好商议,借势把萧家请来…”
“无论支持哪一边,我们心里必须要有个安排!”
虽然李阙宛自己身家道途小半拿捏在金羽手里,可绝不愿意家中为了自己有什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默默点头,便告辞往日月同辉天地而去,留下李绛迁立在山间,神色微沉:
‘萧初庭…看来有求道之心…’
‘欲求正位…还是说,欲为第二个元修?’
他眼中的色彩灼灼,渐渐有了变化:
‘坎离相生相克,无非水火之别,既然同为正性,若是能见他求金,兴许对我颇有帮助…’
李绛迁静静地坐着,不知过了多久,方才听着山间响起脚步声,丁威锃匆匆而至,在尊前拜了,沉声道:
“禀真人!西蜀于一日之前大动兵戈,从夔门出,兵发赵国兴元道,连破数关,与赵国于崤山大战!”
李绛迁骤然起身,神色微变,问道:
“几位真人?!”
丁威锃面色凝重,答道:
“从大漠往西北看,天地作五彩色,交织晕染,数之不穷。”
…
夜色漆黑,狂风滚滚,如同巨龙一般的山脉在天地之中起伏,天地中却飘荡着无数灰云,如同浩瀚无边的灰海,通通被抵挡在这山脉之外。
云上的真人面色阴冷,负手而立,看着那点缀在山脉中、熠熠生辉的几道大阵一言不发。
‘这就是崤山。’
庆济方一向是极自大之人,身为庆氏嫡系,大真人唯一的子嗣,他足以傲视天下九成九的修士,可这一场伐赵之战,庆济方难得放下姿态,动用了全部心力。
‘九姓的人都齐,虽然他们紫府的人数不多,可也有六位…四宗的人不济事,早早并入了宫廷,加上我长怀的修士,除去防备宋国的几位,几乎整个西蜀的真人都在此地!’
长怀这么多年独霸蜀中的积蓄并非空谈,此番出兵,单单是大真人就有三位,除了刚刚突破的、九姓之首的孙氏老真人、宫中的武槦真人以外,甚至还动用了一位长怀的自己的一位大真人平俨!
‘我多等了这几年,就是为了把原本的一位大真人变为三位,加上诸多势力…若是从通漠出…都足够把宋国打穿了…却依旧不能攻克…’
事实冰冷无情,眼前的这座绵延不断、几乎截断半个天下的雄山在前朝顶级大阵的加持下,依旧如铁壁一般挡在他面前,如此奇兵,并不能动摇这座天堑,甚至随着赵国的援兵不断赶来,穿过此地的希望还在变得越来越小。
庆济方并不觉得自己比杨锐仪差,偏偏那个在他看来天赋不佳被勉强扶上位的幸运儿平定了江淮,而他踌躇满志,却在此处撞了个头破血流,这让他心绪阴沉,仿佛随时要择人而噬。
他身侧的修士身材极高,长须修眉,容貌文雅,身后却背着一把长刀,表情平淡,一身修为却赫然是大真人,轻轻侧身,道:
“殿下不必太忧虑了。”
毕竟是大真人,见他开口,庆济方也要客气三分,沉着脸摇头。
这位武槦真人见了他的模样,默默暗叹。
西蜀较之大宋,天然就有地缘上的窘迫,江淮是什么地方?说句不客气的,除了镗刀,江淮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雄山,崤山又是什么地方?
‘当年魏帝起势的地方…终魏一朝,历代君主,地盘有增有减,还从来没有人能从南边迈过这座雄山,哪怕魏亡了,齐帝都打到关陇了…关隘根本没人守护,蜀地的义军也只能在此地打转…’
这也是为什么宋赵之间地盘不断变化,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