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章 野心勃勃的狄奥多拉 (第2/3页)
刹帝利色彩。比如,教派的组织很严密,崇拜者有一套级别森严,而且深奥难解的七等级启蒙制度,以及公共仪式的圣餐制度体系。密特拉教的入教者自称“借着握手而团结者”,十分重视强调相互的契约、法律和纪律,并且只接受被推荐的男性入教。而这种武士阶层宗教,在传播过来之后,就很受罗马军人欢迎。
早期密特拉宗教来源于波斯,并且在被罗马占领的叙利亚和小亚流行,进而影响到了罗马人。比如罗马人的坚定敌人之一、本都国王米特拉达梯,名字就是“密特拉之子”的意思。
按后世统计,罗马境内,确实出土过相关物证的,就有420处场址。发现的文物项目当中,有1000个碑铭、700个屠牛场景的例证,还有大约400个其他古迹。按照估计,在罗马境内,至少会有680座密特拉寺。
而且,和拜上帝教一样,这个教派也很“草根”。士兵们在密特拉教徒之中有很强的代表性,此外,由于契约的神职,教派的受众还包括商贾、海关书吏以及小官僚。在早期,身份高贵的教徒鲜少,直到四世纪中叶的‘异教复兴’,来自于贵族或者是元老院的家族的入教者才开始成批出现,但是自由民和奴隶仍旧占有相当大的人数。
不过,为了迎合士兵,罗马高层对此也没有组织,反而主动接受。据说康茂德皇帝时,就已经开始主动接纳这个教派。到鼎盛时期,太阳崇拜已经成为帝国的一种主流宗教,“世界光复者”奥勒良也非常推崇。密特拉的生日,就是奥勒良下令定下来的。而之后,这个日期又成了拜上帝教的圣诞节,可以说影响很深远了。
而对于这些“未来”话题,狄奥多拉其实也了解一些。
朱文奎曾经和郭康彻夜恳谈,讨论“未来”、“预言”之类的严肃话题,试图尽可能试探出一些重要、但又不会对现世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天机。不过在狄奥多拉看来,这俩的表现就有点假正经。
朱文奎得知的信息,很多都是她早就知道的——而且郭康都不知道她已经知道了。
因为郭康这个人其实单纯好懂——起码在她看来是如此。只要找个机会,稍微套套话,就会无意中泄露出来,根本藏不住。更别说,她从郭康嘴里套话的机会,比朱文奎套话的机会,优势可大太多了……
从双方的谈话中,狄奥多拉获取了不少信息,而脱欢等人对此还不知道情况呢。这些消息,也给狄奥多拉之后串通当地希腊人,开始搞事,提供了不少思路。
为了自己当摄政,狄奥多拉可以说尝试了各种办法,其中也包括参考教会的文档和经验,进行“妇女传教”。她首先拉拢了一批贵人和高官家庭里,不那么受重视的女子。
哪怕是大家族里,不被关注的人,处境也并不怎么好,因此,这些人因为平日里“不得志”,其实很是郁闷。
最大的问题是,因为拉人太多太快,她这些组织也并不紧密。很多成员会互相攻击,而要维持她们的组织,说实话比维持军队要难多了。因此,狄奥多拉一开始就选择放手,让手下亲信创立了一大批名字不同、但实质差不多的协会和俱乐部。这样,通过可控的混乱,反而能把大家继续拢在一起。
不过,作为风口浪尖,郭康对此却不以为然。
因为他是教会的笔杆子和灵魂人物之一,因此,有人也给他写信,询问这些问题。郭康则斩钉截铁地回复说,妇人不能出任实权官员。
他解释说,实权官员,尤其是主官,必须有基层经历;而现在罗马的妇人,鲜有能在基层站得住脚的。因为越是远离权力中枢,秩序和法律就越淡薄;暴力,这个权力的真正基石,体现的就越直接。
而离开了这些保护,女官员的生存可能都是问题。哪怕能站住脚,也不知道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