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章 累坏了的朱文奎 (第2/3页)
其妙吵架,她故意的吧?”朱文奎一幅恍然大悟的样子。
“怎么了?”老汉斯等人连忙问。
“没什么,不是战斗的事情。”朱文奎赶紧摇摇头:“算了,打完这一场再说吧。”
正说着,营地外,突然又是一阵亮光。朱文奎还没适应过来,一时都觉得有点晃眼。
“他们在发射火箭?”他眯起眼睛,问道。
“应该是吧……”汉斯等人也不是很懂。
“打的这么热闹。”朱文奎疑惑了下,还是赶紧出发,带着他们往指挥部那边赶去。
而在这个时候,营地门前的战斗已经白热化了。
普洛科普原本的计划是把波兰-立陶宛骑兵吸引过来,然后借助营地里的援军,从两侧出击,把冒进的这部分人给干掉。
把朱文奎闪醒的那一次火箭齐射,已经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战,敌人已经开始有些疲惫。不过,战车阵地也同样承受巨大压力,开始陆续出现损失。久攻不下的地方,敌人开始纵火,试图烧毁车垒。一时间,整条线都燃起了火光,甚至引发了一些爆炸。
这些亮光,让更多的敌人像飞虫群一样簇拥过来,开始尝试在这里进行突破。见此,普洛科普认为时机成熟,便给后方发信号,让他们开始进攻。
已经做好准备的火器营,一直在营地哨塔上观察战车的状况。看到他们摇动的旗号之后,就对着预定位置,进行试射。
营地壕沟后,几个阵位的火箭射手各自发射了几支。火箭越过车垒头顶,落在敌人阵中。
不过这会儿,阵地上太过热闹。立陶宛骑兵夺取一处车垒后,胡乱放火焚烧,结果把车里残余的火药给点燃了。爆炸声把双方都吓了一跳,因此,也没人注意到这边的情况。
哨塔上的士兵向他们摇旗,确认落点没有问题。地上的各处火箭,立刻开始了齐射。
他们使用的火箭,用竹筒制造,大号的有手臂粗细,小号的也有好几支箭矢绑起来那么粗。竹筒里填充了火药,留有专门制作的喷口,前段带着一个铁箭头,有些还会挂上发烟、引火的药包。
之前的整训、编组中,火箭大连其实不太受重视。
在郭康的要求下,朱文奎对各种武器进行了详尽的测试,以求把杀伤能力尽量量化表达,来给未来的研发和战场上的指挥,提供参考。但火箭的表现,并不太理想。
相比弓箭,火箭的精度还要更差,威力却没有特别大的提高。虽然看着动静很大,射程也可以远很多,但它有个很大问题,就是速度并不是很快。
火箭得到这个名字,是因为早期的火箭,确实就是一根箭,通过顶部那个箭头进行杀伤,属于一种动能武器。但因为速度提不上来,因此,火箭的破甲能力未必比弓箭手发射的箭矢更高。尤其是近距离,更是比不上强弓劲弩,更别说大号的枪炮了。
后来,一些人也尝试让火箭携带其他东西,比如挂一个震天雷之类的东西,算是有了可以爆炸的“战斗部”。不过,经过郭康和朱文奎等人的实验,这种火箭的效果也很尴尬。
如果爆炸部分的火药太少,那么火箭就没有什么杀伤力;如果放多了,那么火箭就很难飞远,甚至带不起来。而且,黑火药的爆炸威力比较有限,哪怕用特质的外壳,产生的碎片对于披甲士兵的杀伤力也很有限。
为了在保证射程的情况下,尽可能提高杀伤力,就得把推进部分也一起加大,增加更多的自重,消耗更多的火药。结果,就成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过程了。
这么搓出来的东西,块头很大,工作却不稳定,杀伤力也有限,其实非常鸡肋。因此,郭康等人甚至认定,除非有他们可以量产的、更高效的炸药或者推进剂,否则,就不用在爆炸火箭上花时间了。
不过除了爆炸之外,纵火才是火箭最原始的功能之一,这方面,倒是可以加以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