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考察 (第3/3页)
透着忐忑。
“欢迎徐县长,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厂长声音洪亮,却掩饰不住紧张。
走进车间,秦浩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机器轰鸣声中,工人们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看到领导来了才慌忙回到岗位。织布机明显已经老化,不少地方缠着胶布,地上散落着线头和废料。
“咱们厂是1958年建厂的老厂了。“厂长擦着汗介绍,“现有职工486人,主要生产棉布和纱布……“
秦浩走到一台织布机前,伸手摸了摸刚织出来的布匹,触感粗糙,颜色也不够鲜亮。他转头问道:“这些产品主要销往哪里?利润怎么样?“
厂长支支吾吾:“这个.主要供应本县和周边地区的百货商店,利润嘛勉强维持“
徐县长脸色已经不太好看,秦浩却不动声色:“带我去仓库看看。“
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布料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积压的产品已经落了一层灰,有些甚至开始发黄。
“这些积压多久了?“秦浩问道。
“最久的有两年多了.“厂长声音越来越小。
走出纺织厂,徐县长脸色铁青:“这就是咱们县的龙头企业?管理混乱,效率低下,产品积压!“
秦浩却摇摇头:“问题比表面看到的更严重。设备老化还是其次,关键是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完全靠计划内订单消化库存,将来肯定是越生产亏损越严重,不生产工人们发工资都成问题,说到底还是体制和管理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他的都是空谈。“
接下来的化肥厂、农机厂情况也大同小异,生产的产品市场定位模糊,完全靠计划内订单维持,厂领导也都是抱着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心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花的也不是他们的钱,而且管理混乱也正好方便他们上下其手。
一天下来,徐县长原本十分儒雅的风度也几乎维持不住了,原本他是想借着考察做由头,让秦浩帮忙给县里这些企业一些外贸订单,结果没有一家争气的。
眼见天都快要黑了,原本徐县长都快绝望了,结果秦浩在考察罐头厂时,忽然对一旁的罐头厂长说了一句。
“你们厂生产的肉牛罐头一年产量有多少?”
罐头厂长挠了挠头:“一年下来大概几十吨吧,这玩意贵,而且销路也不大,我们的生产线平时都是做半个月停半个月……”
秦浩摇头道:“几十吨的产量可不够,你们要是能做到年产一千吨,我倒可以帮你们把罐头卖到国外去。”
徐县长眼珠一亮:“这个牛肉罐头在国外销量大吗?”
“国外不比咱们,吃饭那么多讲究,面包、三明治就能混一餐,特别是欧美市场牛肉罐头销量特别大。”秦浩说完也不忘打个补丁。
“不过,欧美地区对于食品的检验要求极高,卫生、添加剂的剂量都要符合他们的标准,要不然赚的那点钱还不够被罚的,真要做欧美订单的话,你们整个工厂都要重新进行无菌化整改。”
罐头厂长一听就低下头,不敢接话,徐县长却大手一挥:“你尽管放胆去做,改造工厂、采购进口设备的钱我来批,但是有一点,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你还达不到外贸订单的要求,可别怪我挥泪斩马谡。”
“是,保证完成任务!”
得到保证后,徐县长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总算不是全军覆没。
回招待所的路上,徐县长又对秦浩旁敲侧击的道:“雷总,除了罐头厂之外,纺织厂、化工厂就没有能出口的机会吗?”
秦浩摇头道:“徐县长我有话就直说了,像咱们晋陵县这样的内陆城市,没有航运优势,要做出口需要耗费巨额的运输成本,特别是纺织品和化工品,原材料、成品的运输费用就占了三分之一,这样的产品做出口没有价格优势,根本竞争不过沿海城市那些大型纺织品厂和化工品厂。”
徐县长点点头,对秦浩道:“是我心急了,雷总你说得对,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