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北京住四合院的人 (第2/3页)
方经济,涉及人口规模、资源禀赋、政策协调……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我没有实地深入调研过县里各个企业、各个乡镇的具体情况,这‘经’实在是不敢妄谈。教员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真实情况,任何建议都可能是隔靴搔痒,甚至是南辕北辙。“
徐县长语气恳切道:“这段时间我走访了不少县里的国营工厂,百货大楼,还有一些社队企业……问题确实很多!老厂设备陈旧老化,技术跟不上时代;产品几十年‘一贯制’,销路窄得很;管理更是粗放,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是普遍现象。现在上头提倡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雷总就别谦虚了。”
见秦浩依旧不松口,徐县长继续说道:“要不这样?我们县里几个部门协调一下,趁春节假期,选几家最有代表性的厂子组织一次正式的考察调研,雷总你亲身参与进去,实地去看看,听听厂长们的具体困难,感受一下车间的实际运作。以你国际化的视野和经验,结合我们地方的实际情况,给我们号号脉,怎么样?”
堂屋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秦浩脸上。炉火的噼啪声显得格外清晰。
“徐县长一片拳拳爱民之心,令人敬佩。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再推辞,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徐县长眼底划过一丝喜色。
秦浩话锋微转:“不过,时间上确实需要仔细协调。东南亚多数国家虽然也过春节,但假期很短,而且我出来前,新开的新马渠道那边已经积压了不少订单邮件等待处理,几个主要合作伙伴都在等我的回复……按计划,最迟大年初八,我就必须启程飞往香港处理,否则会耽搁客户发货,影响公司信誉和后续合作。”
“如果要安排考察……时间很紧。徐县长,您看这样如何,时间定在大年初五,我这边抓紧安排一下,压缩一些个人行程。我会在初五早上准时到县里与各位汇合。咱们争取用两天时间,完成考察?”
徐县长暗松一口气:“好!好!太好了!那我初五就在县里等候雷总的大驾了,雷总放心,县里这边我来安排,保证行程紧凑高效,绝不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他很清楚,省市很多国企都盯着浩然国际的外贸订单,县里企业要想分一杯羹,只能打感情牌。
里屋聊得正欢时,院门外,雷东宝顶着风雪一路小跑过来,冻得直打哆嗦。他刚想悄悄挤进去,正碰上宋运辉去厨房装热水。
“你怎么又来了?“宋运辉皱眉瞪着雷东宝,语气不善。
雷东宝搓着手解释:“不是.我是跟徐县长他们一块儿的!“
宋运辉这才不情愿地让他进去。屋里人太多,雷东宝挤不进去,只能踮着脚往里偷瞄。只见徐县长与秦浩相谈甚欢,甚至隐约能看出是县长在求人。雷东宝心里直犯嘀咕:堂堂县长怎么会有求于个体户?
同样震惊的还有宋父宋母。在他们看来,杨主任已经是了不得的大官,县长更是遥不可及的大人物。这样的人物居然和秦浩平起平坐,还一副虚心请教的样子。
就在这气氛趋于融洽之时,秦浩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目光转向一直侍立在一旁、脸上还带着震撼与兴奋神色的宋运辉,冲他招了招手::“小辉,你之前写的材料呢?“
宋运辉先是一愣,随即会意,快步回屋取出那份为父亲平反的材料。秦浩接过,将宋父的情况娓娓道来。
徐县长接过材料,金丝眼镜后的目光专注而严肃。他逐页翻阅,时而皱眉,时而点头。
屋内静得落针可闻,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县长的反应。
终于,徐县长合上材料,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材料写得很详实,文笔也不错。“
他看向宋运辉,“不愧是两次咱们县高考第一的高材生。“
宋运辉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但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徐县长转向在场县各部门的领导,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同志们,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啊!明明上级已经下发了文件,明确指出哪些情况可以摘帽平反,可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说到底,就是怕惹事,怕担责!咱们当干部的都畏畏缩缩,让老百姓怎么办?经济还要不要发展?四个现代化还要不要建设?“
这番话掷地有声,震得几位随行领导下意识低下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