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衣锦还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7章 :衣锦还乡 (第2/3页)

利润,贸易结算带来的货币也成了秦浩的另一层利润来源。

    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这些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在国内无法直接使用,甚至兑换渠道也有限。

    但这在秦浩手中不是障碍。他用赚取的当地货币,直接在泰国大量采购国内急缺的天然橡胶;在马来西亚棕榈园签下长期的棕榈油供应合同;在菲律宾洽购高品质的铜矿砂……这些原材料,正是国内改革开放、工业建设飞速发展所急需的战略物资!

    将这些原料运回国内港口,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完美的“利润闭环”——左手出口赚外汇和当地货币,右手用当地货币购买国内稀缺资源再进口销售。

    一道出口,一道进口,双倍的利润!这种运作模式,让“浩然国际”的现金流更加健康和多元化。

    为了支撑业务的爆炸性增长,秦浩在东南亚主要贸易节点国家快速建立了分公司网络。

    曼谷、吉隆坡、雅加达、马尼拉……“浩然国际”的蓝色地球标志出现在更多写字楼上。

    香港总部则负责战略规划、金融运作和国际结算。内地庞大的采购供应体系,则全权交给了能力日趋成熟的杨巡。

    短短一年时间,从第一笔耗子药订单起步,“浩然国际”创下了惊人的八千多万美元外贸订单总额!

    这在1980年,无疑是一个震撼全国外贸系统的数字!

    ……

    寒风凛冽,村口光秃秃的老杨树枝桠颤抖,卷起地上枯黄的草末。几个村民抄着手,在墙根下晒太阳,无聊地看着通向县城的土路。

    突然,一阵低沉而平稳的引擎轰鸣声由远及近,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在村民好奇的目光中,一辆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有着独特方正车头的黑色轿车,平稳地驶入了山背大队的地界。它不像常见的吉普车那样粗犷,线条流畅优雅,车头镶嵌着一个独特的皇冠标识。

    “我滴个娘唉!这是啥车?油光锃亮的!”

    “四个轱辘!比拖拉机好看多了!”

    “这么高级的小轿车,该不会是市里的领导来考察吧?”

    土坯房、篱笆墙边,呼啦啦涌出了一群人。

    孩子们最是胆大,尖叫着追着车跑。大人们则远远近近地站定,好奇、惊讶、羡慕、疑惑、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交织在每个人的眼神里。

    这辆与贫瘠乡村格格不入的豪车,像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塘,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驾驶位上的杨巡,穿着一件崭新的黑色呢子大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是压抑不住的意气风发,但同时也带着紧张。他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这辆宝贝疙瘩,不停地按着喇叭,同时将车窗摇下一条缝,扯着嗓子朝围观的乡亲们喊:“让一让!都让一让啊!别靠太近,小心压着脚!”

    “大哥!是大哥吗?”

    车窗外传来兴奋的喊声。杨速和杨俪也闻声挤到了人群前面,杨俪踮着脚尖,激动地拍打着车窗玻璃。

    杨巡赶紧踩刹车,摇下窗户:“杨速杨俪!是我!快上来!”

    两个孩子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拉开闪亮的车门,钻进了宽敞舒适的后排座椅。

    他们这摸摸,那看看,对柔软的真皮、精致的仪表盘、车内的暖气充满了好奇。

    杨俪更是嚷嚷着:“大哥,这车是你的吗?太漂亮了。”

    杨速虽然少言,但眼睛也亮晶晶的。

    “不是我的,是公司的……公司是浩哥的。”杨巡当着秦浩的面,没敢吹牛。

    在村民愈发聚焦的目光中,杨巡重新启动车子,黑色皇冠在满是好奇与审视的人群中缓慢穿过。

    “啧啧,真是小杨巡和浩子啊!发达了!”

    “你看杨巡那神气的样子,啧啧,真像个大老板了!”

    “不知道干啥挣这么多钱,这车得上万块吧?”

    “哼,投机倒把呗,能干啥正经买卖?风光不了几天!”

    “嘘!小声点,看他们这架势,怕是真挣到大钱了……”

    议论声在车后嗡嗡作响。羡慕、称赞、酸溜溜的猜忌、甚至隐隐带着“要去举报”的威胁之语,顺着车窗缝隙钻进车内。

    秦浩恍若未闻,杨巡却听得清清楚楚,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一下,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