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1980年,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16章 :1980年,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第2/3页)

级数爆发!现在的财报,并没有充分体现这份巨量的土地红利!”

    秦浩的眼神如炬:“最后,九龙仓的控股权问题,水浑得很。一些华资大家族的触角,早已若隐若现,围绕着这块肥肉展开了布局。表面的风平浪静和业绩平淡,很可能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它在等一个真正的‘龙’,一个能将它真正价值挖掘出来并引爆它的力量介入。这个介入一旦发生,腾飞只是起点!因此,在我看来,九龙仓现在的股价不是‘盘整’,是被严重低估!我们现在以46块的均价买入,分仓持有,不是图短线暴利,是看好它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黄金爆发期!这才是真正的投资,而不是投机!”

    “砰!”杨巡感觉自己脑子里最后一层窗户纸被彻底捅破了!那些财经报道上枯燥的数据,在秦浩这番剖析面前,显得如此浅薄可笑!他这才明白,自己之前的“分析”,不过是盲人摸象,只看到了皮毛!

    没有丝毫犹豫,第二天一早,港股一开盘,杨巡就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账户里的所有资金和秦浩账户剩下的700万港币,合计900万港币,全部按照秦浩的指示,在九龙仓股价维持在46港币左右时买入!19.5万多股九龙仓的股票。

    做完这一切的下午,秦浩带着他出了酒店。坐在舒适的轿车里,杨巡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繁华街景,终于憋不住问道:“浩哥,钱都锁进去了,股票也买好了,咱们接下来……总不能真的天天窝在酒店里看盘吧?那不得把人憋死?”

    秦浩闻言乐了,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这就闲不住了?放心,有你忙的时候。”

    出租车停在中环一栋写字楼门口。秦浩带着杨巡,轻车熟路地走进大堂,直接乘电梯上了17楼。

    杨巡好奇地跟着秦浩走出电梯,穿过安静的走廊,停在一扇崭新的磨砂玻璃门前。门头上方,挂着一个崭新的、用中英文双语写成的烫金招牌:浩然国际贸易有限公司(Harmony International Trading Ltd.)。

    秦浩推开玻璃门。

    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大约五十平的空间,刚装修好不久,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油漆和灰尘混合的味道。

    但这并不妨碍它焕发出整洁明亮、现代商务的气息:崭新的乳白色墙壁,铺设着米白色地毯,浅灰色半高的隔断隔出了几个功能区。门口正对着一个小巧而精致的接待前台,背后还有几个挂着门牌的独立办公室。

    几张简洁利落的办公桌和崭新的转椅已经摆放好。角落的吧台区放置着茶水咖啡机。

    “浩哥,你这…这架势是要大干一场啊?!”杨巡的眼睛瞪得溜圆,难掩震惊和兴奋。这环境,比他在广州租的那个仓库式的临时“据点”高了不知多少档次!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在胸膛中激荡。

    “不然呢?”秦浩笑道,走到那面空墙前,从带来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个精心装裱在金属相框里的正式文件。他熟练地将其挂在墙上预留好的挂钩上。

    杨巡立刻凑上前去看:一份正式的、盖着香港当局鲜红印章的“商业登记证明”和“公司注册证书”

    “浩哥。”杨巡忍不住赞叹出声:“咱们真有自己的公司了!浩然国际!”

    他念着这个名字,感觉分量完全不同了。

    “炒股的间隙,总得做点正事。”秦浩看着挂好的牌照,拍拍手上的灰尘:“资本市场效率高,只要你钱给得到位。十几万港币砸下去,居民身份、公司牌照、银行账户、税务登记,一条龙搞定。这地方,上个月签的租约,简单收拾一下,骨架就起来了。怎么样,这下不用担心没事干了?杨经理?”

    “浩哥!”杨巡的激动溢于言表,他看着这属于他和秦浩的“基地”,只觉血液都热了起来:“干!必须大干特干!不过,咱们公司是做什么的?”

    秦浩反问:“你说说,现在内地最缺的是什么?”

    杨巡皱眉思索:“彩电、冰箱、小汽车?”

    秦浩摇摇头,打断了他的列举:“错,是外汇,咱们这个贸易公司就是专门把内地的产品卖到国外去。”

    “啊?”杨巡又懵了,眉头皱得更紧:“浩哥,现在不都说,外边的东西比咱国产的好多了吗?咱们的东西,除了茶叶丝绸,外国佬能看得上眼?谁会买啊?那不是自讨没趣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