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带头大哥 (第3/3页)
忠耀才没说过这种话呢,他怎么可能为了名利付出生命的代价呢,这话都是某些人的心里话。
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无非就两种情况,一种是尹副厂长得意而归,李学武败走钢城;另一种是尹副厂长死谏集团管委会。
结果这块料哪一种都没做成,怨不得那些人说他怎么有脸回来呢。
其实尹忠耀也觉得没脸,可架不住在集团吃了太多闭门羹和冷汤饭,他实在是吃不下了,不得已才灰溜溜滚回来的。
他也知道,就这么回来一定会让那些人失望,也就失去了根基和希望。
可他要是再不回来,他在集团、在冶金厂就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所以就像大家所看见的那样,尹副厂长结束了出差计划,回到冶金厂上班了。
至于说他去集团公司出什么差,公干什么了,大家心里早就有谱了,现在看来绝对不是去告状了,早就有别的准备呗。
保卫的半个招呼让尹忠耀脸色变的奇差,他都没搭理对方的补救,径直进了大楼。
但进了大楼以后,他感觉背后的指指点点和非议像是要将他包围了似的,即便快步走回到办公室都无处可逃一般。
其实是他太敏感了,这个时候大家看着他不知道该怎么打招呼,可对于副厂长的职务来说还是心存敬畏的。
只是他圈子里的那些人反应和表现在机关整个圈子里成为了笑话和议论焦点。
从尹副厂长回冶金厂上班以后,就没有任何一个“关系”去打扰他。
这么说吧,除非必要,连业务签字都想绕过他去,下面人不想触他的霉头。
大家在私下里甚至都没有讨论他此行京城的结果,因为大家都看出来了。
集团公司真要对秘书长有意见,或者有别的安排,那就不会安排圣塔雅集团的总裁来钢城参观调研了,这不符合规矩。
再一个,集团副主任高雅琴短时间内往返钢城几次,这绝对不是没事闲的。
这么密集的往来,集团如此看重秘书长的意见,谁还敢说他就要灰溜溜回京?
所以,对于尹忠耀的突然出现,像是对某些预测的一种验证和结果。
某个圈子里的某些人可能正瑟瑟发抖,人心惶惶,而有些人在持续观望。
张恩远抱着一摞子文件从楼梯口上来,徒弟马宝森见着急忙过来帮忙。
师徒两个一起将文件送到了领导办公室,马宝森主动出去了。
“领导,集团来的文件。”
张恩远将整理好的文件分层次摆在了李学武的办公桌上,轻声汇报道:“尹副厂长回来了。”
“嗯。”李学武只是轻声应了一句,随后这才抬起头,看向桌边的文件问道:“有联合建筑的文件吗?”
“有,有一份。”张恩远很准确地从文件堆中挑出了领导想要的那份。
李学武接过去扫了一眼文件抬头,却有些失望地摇了摇头。
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只在钢城留宿了一晚,第二天便离开了。
陪同她一起来的集团副主任高雅琴自然也一起回去了。
直到送香塔尔走的时候,他都没有给出对方想要的答案,他还在等联合建筑公司的方案。
没有科学和系统的论述,李学武不可能下结论,更不能信口雌黄。
当然了,也不能说圣塔雅集团总裁香塔尔来钢城一趟,啥也没谈成。
双方接连开了五次会议,就红星联合建筑工程总公司发展建设进行了详细讨论。
有李学武在,有高雅琴在,这些讨论是实实在在的,是能够精准落地的。
联合建筑按双方谈妥的意见和方案将进行今年的第一次扩编。
原建筑工程总公司将成立七家下属单位,分别是设计研究院、勘查研究院、第一工程公司(基建、筑港)、第二工程公司(建筑、钢构)、第三工程公司(安装、装饰)、第四工程公司(电力、交通)以及市政工程公司共七家分公司。
总公司股份组成不变,依旧是集团下属中外联营企业,只是变的更专业了。
之所以扩编三级分支机构,主要是为了方便圣塔雅集团精准支持,从技术到资金等方方面面,促进联合建筑快速发展。
所以说,就算没有国际标准酒店这件事,相关的合作方案也会谈成,可见这座国内第一高楼影响的不是联合建筑,而是其他。
不要觉得外国人都是直来直去的性格,世界是复杂的,根本不存在民风淳朴,路不拾遗这种狗屁话。
民风淳朴只出现在治安稳定的社会,路不拾遗只出现在监控视角之下。
这法国娘们跟他玩弯弯绕,李学武一点都不惊讶,他早就试探过对方的深浅。
联合建筑承报上来的文件是有关于集团在亮马河工业区投建马术俱乐部、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乒乓球场等体育项目设备设施的意见征求稿。
这还是李学武早前同李怀德一起讨论并定下来的,建筑公司这边只是问具体的方案和建设要求而已。
集团大楼建的老高,没必要浪费楼顶的空间和面积,网球场就可以安排,甚至是羽毛球和乒乓球都可以。
当然了,马术俱乐部就不能放在楼顶了,这是集团早就有的娱乐项目。
马术俱乐部的马主要来自当初保卫处的巡逻队,这算是生态工业区的一道风景。
至今保卫处仍然保留了骑警的配置,巡逻队统一着装,主要负责公园附近的治安巡逻,更配合来游玩的市民一起照相。
其实也算不上面子工程,就算到了后世一些地区还保留了骑警的编制,尤其是在旅游和人文建设领域非常的有必要。
红星钢铁集团既然是要在亮马河打造人与工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工业区,就不能没有这样具备人文传统的项目建设。
其实巡逻队骑自行车或者摩托车更方便,可看起来就是没有骑警英姿飒爽。
自从保卫处组织架构变革以后,工作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就比如说骑警,原本都是男同志,现在全都换成了女同志,这样表现出来的特质更亲民,更兼具审美。
红星亮马河生态工业区已经成为了东城区市民必玩的一个景区了,这里完全感受不到工业所带来的生硬,河水潺潺,游人如织,更像是一处工业主题公园。
李学武在意见书上写了几条意见,并就其他领导给出的意见做了批注。
他是集团秘书长,这份意见到他这里基本上就是最后一关了,剩下的只有李主任。而李主任恰恰就想看秘书长的意见。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秘书长不批注,李主任很难落笔啊。
——
“老缑,一起,你也去吃饭吧?”
周永远手里捏着饭盒,追上了走在前面的仓储车间主任缑震北。
他这一声招呼不仅招来缑震北的白眼,也让其他听见这句招呼的人忍俊不禁。
缑主任的姓氏字面和读音都没有问题,不会令人遐想,但架不住叫快了,或者带着一点口音地称呼。
不知道的还以为叫老苟呢,关键是真有这个姓氏啊。
“我说,都月底了啊——”
周永远凑近了缑震北,手指敲了敲饭盒,也没在意缑震北的态度,轻声提醒道:“咱们那位一点反应都没有啊。”
咱们那位,哪位啊?
还能是哪位,不就是他们的“幕后黑手”、“带头大哥”尹副厂长尹忠耀呗。
这算是暗号了,约定俗成的特定词,绝对不会说错,也不会理解错误。
他用肩膀撞了撞缑震北提醒道:“咱们那位没有动作就算了,怎么那位也不见有动静了,难道这股风就这么过去了?”
那位?哪位啊。
跟刚才讲到的一样,那位也算是特定词语,属于懂得都懂范畴。
那位指的自然就是集团秘书长,冶金厂厂长李学武了。
“你说,这位和那位都没有动静,是不是咱们这位在等一个机会啊?”
周永远十分疑惑地猜测道:“你看他回来这么多天了,一点反应都没有啊。”
“机会?什么机会?”缑震北扭头瞧了他一眼,问道:“你要给他创造机会?”
“我?我才几斤几两啊,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呢。”周永远自嘲了一句,而后抬了抬下巴说道:“但架不住烈火烹油啊。”
缑震北顺着他的示意往前面一看,却是审计工作组排队打饭。
“这都来快一个月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周永远站在他身边嘀嘀咕咕的,也不怕别人听见,因为他们早就习惯了对方的声音,听不清楚也能猜的清楚。
“你觉得集团有对秘书长进行谈话的意思吗?”缑震北撇了撇嘴角道:“我怎么就看不出来呢。”
“废话,我都看不出来,你能看得出来?”周永远一点都不客气地怼了一句,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一点客气都不讲。他目光盯着那边的队伍,轻声说道:“我觉得这把火没那么容易就烧完了。”
“你觉得?呵呵——”
缑震北轻笑一声,微微摇头往前走去,该他打饭打菜了。
不怪周永远胡思乱想,李学武这第二把火已经烧起来了,尹忠耀也接招了,可都到月底了,迟迟却不见动静,他们这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觉得事情有点小了。
事情小了不要紧,可不要没了啊。
你瞧瞧,就有这好奇心和闲心比较重的,他们已经私下里开赌了,就赌谁的火先烧起来。
就在这些人等的不耐烦,想要试探试探尹副厂长到底在等什么的时候,也就是4月29日,集团组织工作部副经理孙建华,纪监处处长周泽川突然到钢城。
两人先是去见了秘书长李学武,随后在办公室主任廖金会的带领下去见了副厂长尹忠耀。
就在大家猜测集团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尹副厂长面色灰败地双手聚拢,抱着一件圈住手腕的衣服在两名年轻的纪监工作人员夹持下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
一时间冶金厂机关上下肃然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