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章 是福不是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32章 是福不是祸 (第1/3页)

    “家里的事忙差不多了?”

    李怀德是在他办公室旁边的休息室里接待的李学武,不算是刻意,也算不上特意。

    京城化工厂主任朱小林同厂副主任白长民刚刚从这边离开,在楼下李学武也遇见他们了,还寒暄了一阵。

    说起来,京城化工算是第一批与红星厂展开联合三产合作的,在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是塑料和其他化工领域的合作很广泛。

    在后来的发展合作中,红星厂一路火花带闪电,实现了工业和经济工作双双起飞。

    原本作为华北地区最具实力的京城化工在发展速度上与红星厂比较难免相形见绌。

    当然了,这些都是主观臆断,甚至是一种错觉,京城化工的体量绝对不是红星厂三五年之内能赶超的,这跟努力程度没有关系,是发展历史和行业特性决定的。

    你就说,在化工领域,华北地区的资源还有谁能跟京城化工相竞争。反过来看红星厂,无论是冶金工业还是轧钢工业都不算华北地区最强的存在。

    本来国家在钢铁工业领域的积累就比化工工业广泛,而北方化工工业的资源又比较集中,所以京城化工实力相当的浑厚。

    朱小林作为京城化工的掌舵者,比较李怀德早就实现了天花板的跨越,就连乘用大红旗的时间都比老李早几个月。

    但他没有老李的命好,按道理来讲,京城化工比红星厂更有资格和能力组建集团公司,可朱小林此前就没想过这一茬儿。

    或许他偷偷地想过,后来又放弃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想法,所以当见到红星厂一路过关斩将即将晋级集团型企业的时候他酸了,也后悔了,颠颠地来找老李取经了。

    特么的,早知道集团化企业这么好申请,他哪里会耽误这么多年。

    不说工厂实现集团化企业变革以后在管理、经济、人事等等工作上的自由度,就说这称呼,他都替过去几年的自己喊冤枉。

    你听听,京城化工厂朱小林,红星钢铁集团李怀德……这要是去开会,两个人坐在一起,他都觉得自己的逼格没有老李高级。

    “嗯嗯,谢谢。”李学武并没有着急回答老李的问话,而是在他的示意下坐在了一旁的沙发上,同给他端茶的秘书道了声谢。

    秘书有些紧张地道了一声不敢,又看了看李怀德,这才后退一步出去了。

    “不如海洋顶用。”李怀德见李学武的视线跟着秘书离开,端起茶几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讲道:“你算是抽走了我的顶梁柱啊。”

    “也该给栗副厂长锻炼和发展的机遇了,老搁在您手底下他就要耽误了。”

    这么说吧,全集团敢这么跟李怀德说话的屈指可数,李学武算是最大胆的一个。

    关键是李学武说什么老李都不生气,只是无奈地苦笑着。

    “刚刚还想跟您说呢,我小舅子,这年轻人结婚前和结婚后就是两个样。”

    李学武将手里的笔记本放在一边,笑着讲道:“所以说年轻人还得经历事,多磨练,这样才能增长见闻,学习新知识。”

    “我看刘斌同志就不错。”

    他目光示意了门外道:“小伙子看着就精神,再跟您学习和锻炼两年又是一个好材料。”

    “我可没有你善于调教年轻人。”李怀德笑呵呵地感慨道:“我问海洋想去哪儿锻炼,他想都没想就说要去辽东。”

    “我问他为啥想要去辽东,你猜他怎么说?”也不等李学武回答,老李便有些吃味地说道:“他跟我说想去辽东跟着你多学习几年。”

    “呵呵,栗副厂长许是外放心切,怕您不依呢,所以才拿我做幌子。”

    李学武谦虚地笑了笑,说道:“跟着我哪有比跟着您学习的机会多啊。”

    “算了,他要去就去吧。”

    老李感慨着点点头,说道:“他这个年龄和资历也该下去锻炼端量了。”

    “就像你说的,再不下去就下不去了,年龄都要超了。”

    他端起茶杯又喝了一口,这才看向李学武说道:“不过我可要提醒你一句,海洋这个同志是有几分才能,但思想有些幼稚。”

    特别的,好像很不放心自己秘书似的,李怀德强调道:“你可得好好教教他。”

    “无论是集团辽东工业管理小组还是冶金厂,都是按照您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针,严格遵守团结向上的组织生态理念。”李学武很是认真地回答道:“我相信栗海洋同志会很快地融入到冶金厂这个集体中去的。”

    这话说的多漂亮,老李是什么心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他说是问了栗海洋想去哪,谁知道他问没问啊,再一个,就算他问了,栗海洋的回答就作数吗?万一是他有所暗示的呢?

    不可信,不尽信,老李的话你只听三分之一就行了,剩下的你就当他是在放屁。

    当然了,李学武也知道自己是啥德行,他完全没有嘲笑和讥讽老李的意思,他自己说话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相信,哪有理由笑话老李。

    无论栗海洋到辽东,到钢城冶金厂的目的是什么,李学武都得当做是不知,积极向下就够了。

    这么大一个摊子,要全交给李学武一个人任意施为,你觉得老李能放心得下?

    其实栗海洋去冶金厂也好,至少这人是有能力的,表现的也很成熟。

    老李说他的秘书思维幼稚,不用想这是谦虚或者确有其事,你要想做判断,还得凭借自己的经验。

    都能在冶金厂担任副厂长的人了,站在老李的角度看他可以说思维幼稚,站在其他人的角度就万万不能这么考虑了。

    其实李学武也没怎么想跟老李在这虚与委蛇,这本来就是心照不宣的那点事。

    三两句话绕过这个话题,李学武先是问了老李一句:“朱主任他们来……是为了集团化的事?”

    “嗯。”老李意味深长地昂了昂脑袋,迭起右腿说道:“京城化工已经开始组织资产重组工作了。”

    “这速度可够快的啊——”

    李学武微微表示了一下惊讶,道:“如果按京城化工的体量和工作效率,那今年下半年……”

    “不一定,他们是体量大,但身子沉啊。”老李撇了撇嘴角,微微摇头说道:“这个不好说。”

    “那朱主任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敏锐地从老李的脸上观察到了什么,别有意味地问道:“该不会就是来问您工作经验的吧?”

    李怀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这才放下右腿坐直了身子,沉吟了一下这才讲道:“他想搞股份联营制。”

    “步子跨这么大?”李学武这一次是真的惊讶了,看着老李说道:“他们也不怕扯了蛋?”

    “嗯,这里面的情况有些特殊。”老李点了点头,讲道:“要搞股份联营制企业并不是没有先例,中外合资的都不止中波公司一个,这你知道。”

    “可中波公司这些企业的性质毕竟很特殊,绝不是京城化工现在应该参照和比较的。”李学武微微皱眉强调道:“他们是想实现弯道超车?”

    “你这个比喻有点意思。”李怀德意外地看了看他,点头说道:“朱小林是有些着急了啊。”

    “我看他们实现愿望的机会不大。”李学武话语虽然说的还有余地,但语气里的笃定毋庸置疑。

    他迭起右腿摊开手讲道:“他是看到了咱们集团几个重点项目与外资合作的便利和优越性了。”

    “他才这么想的。”老李接了这么一句,随即端起茶杯摇头笑着说道:“要不我说他着急了呢。”

    “这不应该啊,就算他着急,要是没有政策的支持,他再怎么着急也是空想啊。”李学武看向老李问道:“是不是上面有什么风吹下来是我不知道的?”

    “呵呵呵——”李怀德轻笑着看了他说道:“都说你目光敏锐,果然不假啊。”

    他扶着沙发扶手站起身,在休息室里走动了两圈,这才回头看向李学武讲道:“四月份上面要召开第九次会议这你应该知道吧?”

    也不等李学武回答,他继续讲道:“这一次会议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已经出来了,是大学习活动的理论和实践进一步系统化、正规化。”

    李怀德走到沙发边上重新坐了下来,看着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内的形势相对趋于稳定,上面的意思是抓住时机,着手恢复各主要工业部门和其他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加强了对经济的计划管理。”

    老李的这句话李学武能理解,是他自己都能明显地感觉到从今年开始,国民经济有所回升。

    这是好事,也是经济发展的自我修整属性。

    李怀德见李学武没有点头,便知道他已经听明白了,也想明白了,便也就没有停歇继续讲了起来。

    “上面已经有了明确的消息,会议结束后,各单位部门的三支代表将陆续撤回原单位。”

    他靠坐在沙发上,手抓着沙发扶手讲道:“尤其是各单位、部门的管委会职权要规范和约束。”

    老李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没说出来,也是他不敢说,舍不得说出来,是从现如今的形势来看,各单位和部门的管委会管理结构终究会走向终结。

    而他作为管委会主任,也是时候着手布置集团管委会向集团正规化管理组织架构过渡了。

    其实相关的工作一直都在做,是李学武早就提醒过他,他也早有预料,在集团层面迟迟没有动作是因为怕动作大了引起一系列没必要的麻烦。

    现在上面的信号已经发出,他也可以顺势而为,沿着各分公司组织架构变革的趋势和反馈,对集团机关层面进行进一步的组织生态建设。

    红星厂的组织架构变革是这样的,先是从集团层面以组织人事变革为基础,重新构建了集团管理层级和部室的架构。

    在将此制度向下推广的时候更进一步地将各分厂、分公司诸如管委会这一类的组织机构通通改制撤销,恢复厂长负责制,由集团管委会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