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耶稣来了也不好使 (第2/3页)
、乌城、越州作为红星厂首批拓展经济贸易工作的城市,现如今贸易总量年年攀升,与之对应的金融服务也顺藤发展。
这一次陈大年来辽东是应李学武的要求和邀请,来辽东调研,目的是正式确定联合储蓄银行辽东分行的驻地和其他市分行的建设工作。
其次,李学武希望集团在辽东各工业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有联合储蓄银行的支持和帮助。
李学武是红星钢铁集团的秘书长,联合储蓄银行是集团的合资联营企业,陈大年哪里敢放肆。
一进办公室,见李学武从办公桌后面起身,忙紧走两步接住了李学武送过来的手。
“秘书长您好。”
“你好,陈副行长,辛苦了。”
李学武轻轻地握了握他的手,随后便松开,示意了沙发那边道:“坐下说话吧。”
“好,谢谢秘书长。”
别看陈大年远来是客,可他还是很懂规矩地先是等李学武坐下以后才落座的。
李学武看着他点了点头,问道:“这一路还算顺利吧?”
“还行,一天半宿的火车。”陈大年笑了笑,说道:“出来时正赶上京城下雪。”
他也知道李学武是京城人,便又讲道:“这或许是京城的最后一场雪了,梅花都开遍了。”
“钢城还是冰天雪地呢。”
李学武微微笑着讲道:“感觉到温差明显了吧,我第一次来钢城只后悔没多带厚衣服。”
“呵呵呵,我来过两次。”陈大年笑着讲道:“这一次来我还说少带衣服,我爱人怕我冷着,硬是给我塞了一件皮衣,这不是就穿上了嘛。”
他示意了身上的半敞开着的皮夹克,里面还是翻毛的,看起来暖和的很。
这短款皮衣还是最近两年流行起来的,是红星厂与京城皮革厂合作搞的三产工业,又同纺织厂和一监所等单位展开合作,搞了个成衣流水线。
主要还是生产劳保用品,比如说工作服、保卫服、环卫服等等,四季衣服、手套、鞋子等等。
只要是工厂,就得考虑经济效益,否则账面上没有盈余,考核就不过关了。
所以劳保厂又琢磨着生产了长款皮衣、短款皮衣、四季皮鞋以及皮带等等产品。
质量当然是没的说,有吉城和乌城供货,皮子确实是真皮子,就是做工一般,毕竟是劳保厂嘛。
同一监所合作的成衣厂却是不简单,红星江南皮革厂供应皮料,一监所成衣厂制备出来的皮衣样式新颖,做工细致,很得职工们的喜欢。
这玩意儿在哪个年代都算奢侈品,一般人还真就买不起,除非家里孩子少还成。
皮衣啊,还是翻毛的,要不是红星厂有了自己的渠道,想买都攒不够票,这算实在的了。
你要是在后世冬天里的四九城见着有人穿翻毛皮衣一定会骂他傻哔,但在这个时代,穿多厚都觉得冷,因为这个时候是真特么冷啊。
东北更是如此,钢城还不算北方城市呢,李学武都觉得这里要比京城冷5度都不止。
他当然也有翻毛皮衣,只是不怎么穿,除非是外勤,否则都是呢子大衣。
陈大年给李学武展示皮衣没有别的意思,并不是炫富,也不是扯闲蛋,而是表态他已经做好了长期留在辽东工作的准备。
谢兰芝安排他来辽东,就是为了让他留在辽东,指导和帮助辽东分行的建设和扩张。
“我不吸烟,你自己吸。”
李学武见陈大年给他让烟,笑着按手拒绝了,道:“前几年戒掉了,没再捡起来过。”
给陈大年端了热茶过来的张恩远见他要抽烟,便从茶几下面拿出了烟灰缸。
这么大的阵仗,陈大年又怎么好意思抽,他倒是没在意李学武的解释,笑着摆了摆手。
张恩远也不管他是想抽还是不想抽,只把烟灰缸摆在了他的前面,便忙自己的去了。
李学武的手搭在沙发扶手上,右腿迭在左腿上,身子很是松弛地依靠在沙发上。
他借着寒暄的时间仔细打量了对方几眼,这才将谈话拉上了正题。
“辽东分行的驻地选好了吗?”
“是,我这次来准备看几处。”陈大年认真了表情汇报道:“辽东分行选了几处上报,谢行长和我都很中意在奉城选址,而不是钢城。”
在讲出这句话的时候,他颇为谨慎地观察了李学武的表情,见他没什么异常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学武也察觉到了他的些许紧张,缓缓点头讲道:“应该选在奉城,钢城的体量还是太狭窄了。”
“是,谢行长也是这么说。”陈大年的语气明显的轻快了几分,他讲道:“只是辽东分行的发展侧重还是要放在钢城和营城,这一点是肯定的。”
“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吧。”
李学武的回答却有点出乎陈大年的意外,他还以为李学武会固执地要求他将联合储蓄银行的主要发展方向放在辽南呢。
“我这边需要你们的支持和帮助。”李学武很坦然地讲道:“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
他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陈大年讲道:“集团正在实施组织机构变革,各一二级分支机构能获得一定的财政自主权限,这个需要你们来把关。”
“就像在京城一样,所有的资金往来必须要走联合储蓄银行的账目,企业运营过程中不能见到现金。”
“明白——”陈大年突然就理解了他在出来之前谢行长对她的语重心长和不住地叮嘱。
是了,是了,秘书长要在辽东大展拳脚,必定是要通过金融手段来促进经济发展,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实施财政变革的过渡阶段。
而在这一阶段,就需要联合储蓄银行有所担当,将资金往来严格把控。
企业运营管理见不到现金,就是在程序上防范了问题和错误的产生,这一决定并不能完全避免问题的出现,但增加了违纪成本和难度。
所有的工资走银行账目,进出往来都有账目跟踪,公对公走款更是银行内转划拨,杜绝了伸手。
李学武微微眯着眼睛,手指敲了敲沙发扶手讲道:“第二点,保生产、促经济,你们要做好长期投资辽东,发展辽东的准备了。”
“这个我出来前谢行长已经强调过了。”陈大年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关于联合能源开发总公司、营城港区的建设投资,我们还是能保证的。”
“不仅仅是这两个项目。”
李学武手掌轻轻拍了拍沙发扶手,讲道:“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李主任已经讲到了,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辽东就是集团未来三年的刀刃。”
他指了指办公桌的方向,让张恩远将他准备好的文件拿过来,递给了陈大年。
“未来三年对于集团来说是关键的三年,对于集团在辽东的工业是重大的机遇。”
李学武示意陈大年可以看看那份材料,是前一段时间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发布的工业建设规划。
“对于联合储蓄银行来说,未来这三年在辽东,也是关键的三年,发展中寻求机遇。”
“秘书长,这——”陈大年抬起头迟疑着讲道:“要动用这么大笔的资金投资工业和贸易建设,尤其是贸易网络的建设,风险是不是太高了?”
“风险与机遇是对儿双胞胎。”李学武看着他讲道:“是共生共存的状态,没有风险就没有机遇,没有机遇对于亟需腾飞的联合储蓄银行来说是致命的。”
这话确实不假,现在联合储蓄银行看似发展的很快,但成立时间太短了,缺少一定的根基。
树大招风容易倒,建设了那么多网点,吸纳了那么多储蓄,留在手里干什么?长毛啊?
李学武不用同陈大年讲话讲的太直白,作为银行的主管,陈大年比他要专业。
只是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思维桎梏,陈大年不敢如他这般胆大,更不如他这般窥探天机。
李学武的意思其实很好理解,联合储蓄银行是要将现有的资金尽快投入到正在腾飞中的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发展中,也要趁这个机会,将资金流汇入他即将推进的贸易网络建设当中去。
他未来三年主抓两个工作,一个就是全面建设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产业园区,建成以营城到奉城为运输线贯穿的工业集成产业带。
另一个便是建设覆盖全东北,影响东北亚的贸易网络,以集团销售总公司和联合物流发展总公司为基础,将红星产品以及联合贸易的产品推及整个东北,进而扩散出去,影响到东北亚的贸易市场。
这份雄心壮志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就算景副主任背地里无条件支持他,可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将辽东工业的预算做的没边了。
他要利用短短的三年时间带领集团在辽东的工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工业建设上突飞猛进,在市场供需上提供杠杆,就需要庞大的资金。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三年以后市场逐渐开放,集团的工业却没有准备好迎接市场的检验,那一步错,步步都跟不上。
而陈大年在看到李学武要秘书递给他的有关于经济建设和投资方面的计划,心里还是发怵。
站在他的视角上来看,秘书长的投资和发展计划无异于是在赌博,而且是闭着眼睛豪赌。
在无法确定未来工业是否会如今天这般继续被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前提下,在同样无法确定未来市场是否有变化的前提下,秘书长要推掉筹码梭哈。
这样做是一定会刺激集团在辽东的工业企业快速完成技术和设备的革新,完全改变现在的生产格局,彻底将产能带到现代化工业企业的赛道上。
同样的,他也能看到,秘书长要投资市场建设,这一举动是为了配合工业产能爆发以后产品会出现库存羁押的情况,减少中间商赚差价。
可实际上他完全看不到国内市场有对红星产品绝对的屈从性,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红星厂的产品很多,汽车、电子、飞机等等,可你看这些产品有几个是普通老百姓能买得起的?
这么说吧,不用讲辽东工业,就说食品总公司生产的那些产品,又有多少是供应给内地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