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悲歌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第十五章 《悲歌行》 (第2/3页)

请半天短假,嗯,也算比较合理,主要还是看她的时间.

    “Die chinesische Flte?”

    若依抬手随意在墙柜上取出一本诗集,念出封面上的德文。

    “嗯?.嗯,东方之笛。”范宁的思索被打断。

    “《东方之笛》,所以是你们华夏的诗集喽。”

    “唐诗,唐朝时候的诗篇。”

    “古代中文的德译版?嗯,还是中德双字”

    “其实可以视为彻底的‘二创’或‘三创’了”范宁摇头,“因为并不是简单的中译德,而是中译法,法译德,德文又改编成下一版德文.到Hans Bethge这里,已经和原文有很大的出入了,甚至是结构或内容性的大出入,这里的‘中德双字’,是又拿这个德文译成中文,结果都成了现代诗的模样了之前各国的文化学者们,一度找了数万首诗篇才勉强确认了对应关系,很多仍有争议。”

    “千头万绪.?”若依吐出一个成语。

    “千头万绪。”范宁点头,“西方有这样的情况么?”

    “有啊,我家书房有一本叫做《少年的魔号》的民俗诗集,早聊到,就给你带过来看看了。”

    “听起来有点像。”

    “哪里像了?”

    “名字里面都有乐器嘛。”范宁说道。

    若依不置可否:“说起来,《东方之笛》的内容和原文有差异,但精神、内核一类的,还是接近吧?”

    “也不太一样,比如诗篇里面有些体现的,是我们国家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但德文版做了‘哲学嫁接’,读起来就有点,嗯怎么说呢,叔本华悲观主义、或尼采酒神精神的感觉?”

    “你也读叔本华和尼采吗?”

    “空闲时看一点。”

    若依闻言微微颔首,拼读起《东方之笛》的其中一首,“Das Trinklied vom Jammer der Erde大地悲惨愁绪的饮酒之歌.原作者.唔,Li-Tai-PoLi-Tai-Po是谁?”

    “李白,唐朝诗人。”范宁回答。

    “噢,我知道,华夏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长于‘律诗’体裁,风格沉郁精炼,晚年境遇凄凉,被你们国家的后人尊为‘诗圣’.”若依恍然大悟,试图回忆她所了解的华夏文化知识。

    “那是杜甫。”范宁扶额。

    “.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