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这几乎是惯例了 (第3/3页)
当?事后咱们去找日本人说理,他们说合同就是这样规定的,让咱们吃了亏还没地方讲理。”
郑立农的脸色有些凝重,他思考了一小会,点点头说:“的确如此。虽然不能说咱们每次和日本企业合作都是吃亏的,但我听过参加谈判的同志们回来汇报,说只要稍微疏忽一下,日本人就会在合同里给我们设下陷阱,这几乎是惯例了。”
“日本的民族性就是欺软怕硬。他们的技术比我们先进,资金比我们丰富,我们有求于日本,所以他们就肆无忌惮地坑害我们,完全不在乎我们的感受。”高凡道。
“技不如人,就只能受人欺负啊。”郑立农叹道。
高凡道:“正因为此,所以我要努力说服枫林研究所上马一套200吨的光刻胶装置,以生产促科研,争取用20年时间,在技术上全面超越森谷。这就像我们沧化科贸的维生素c一样,我们的技术比劳氏制药的更先进,他们就只能低三下四来求我们了。”
“维c这件事,的确是挺长咱们自己的志气的。”郑立农夸了一句,又说道,“那么,你认为枫林所的光刻胶,也能有这样的成绩吗?”
“事在人为。”高凡道,“只要有五成的把握,就值得去试。就算这个项目失败了,损失的也不过就是几千万的投资而已,而且这些投资也不是完全打了水漂,毕竟国内对于光刻胶的需求也是不小的。
“如果我们能够推出10个或者20个这样的项目,其中有一半的项目能够成功,就意味着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
“我们用这些成功项目的收益,来培育更多的项目。这样假以时日,最终我们就能和西方国家平分秋色,甚至全面超越他们。”
“我听出来了,你想说的,是泽研所的稀土精炼项目吧?”郑立农笑道,“你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目的就是想让我替你们去联系地矿部和冶金部,让他们支持泽研所搞稀土精炼,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