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505没有消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505没有消息 (第2/3页)

做,只是冯保后面做的那些生意,就太不应该了。

    他不缺钱,单是缅甸矿产每年就能收到不少进项,还有内廷里上下其手,按说早就赚的盆满钵满。

    但他依然嫌不够,还悄悄运作官员头上的乌纱,多少犯了忌讳。

    最起码,魏广德不认为该这么做。

    如果是花钱运作的乌纱,那人到任第一件事儿,怕就是盘算该怎么回本而不是该做什么事儿提升政绩。

    “这个容易,只需要放出风声,冯保本就和张江陵是一伙儿的,他会保住张江陵的身后名就够了。

    那些不满张江陵的人,一定会把矛头对准冯保。”

    魏时亮笑道,脸上尽是轻松表情。

    他已经预见到了,一旦张居正死了,魏广德成为内阁首辅,他离刑部尚书也就不远了。

    简单算算就能明白,一下子掌控这么多重要衙门,好像是回到二十年前嘉靖朝时一样,众正盈朝的局面。

    别觉得刑部不重要,尚书那也是九卿之一,属于朝廷里最有发言权的一伙人,说句位高权重丝毫不为过。

    “咚咚咚。”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敲响,众人不约而同看过去。

    “进来。”

    魏广德出声道。

    房门推开,张吉的身影出现在门外。

    “老爷。”

    张吉呼唤一声。

    “进来吧,什么事儿?”

    对这个从小跟着自己混的发小,魏广德还是很宽容的。

    不过今儿回到府里,张吉就被魏广德抓到书房审问了半天。

    好吧,从游七身上,他看到了他们这些阁老家人的影子,为此自然严审张吉,在外面是否也和那游七一样目中无人。

    结果不言而喻,虽然平时没什么,可现在时机很是敏感关键,魏广德可不想因此落人口实,败了名声。

    当然,他不会真的就发落张吉,不过警告还是少不了的。

    也就是有了今日之事,张吉没敢第一时间进来,因为房中人都不一般,可都是赣省文曲星。

    张吉得了准话,这才迈步进屋,走到魏广德身边地上一张条子,附耳在其耳边低语道:“宫里陈公公的条子,应该是闭锁后让人丢出来的。”

    皇宫里的大太监,宫门闭锁后要想出来也是不可能,除非有太后或者皇帝旨意。

    但是他们会在宫墙外一些地方留下人手,可以借助这些保持和宫外的联系,传递个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魏广德接过条子,张吉就识趣的退出去。

    魏广德打开条子看了一眼,低头思索片刻,大致明白了什么意思。

    “李太后没有为他说话,奏疏从慈宁宫拿出来后送到乾清宫,现在还不知道陛下如何批示。”

    陈矩现在只在司礼监挂职,他有自己的衙门,平常都不去那边,除非有大事儿需要他们这些大太监商量,所以对张居正奏疏的事儿完全不知道情况。

    不过他不知情,却有人有心给他传递消息。

    再有他宫里的眼线把看到的情况报给他,基本就把事儿捋清楚了。

    外朝在皇帝未亲政前都知道,朝廷被三驾马车驾驭,那就是后宫李太后、内廷冯保和外朝张居正。

    他们三人关系特殊,李太后借助他们稳定内外廷局势,保证皇权不旁落。

    不过自从万历皇帝大婚后,李太后就已经很少管朝廷的事儿,插手也是后宫。

    不过这本就是她这个太后的权利之一,虽然没有皇后在后宫的权利大,但地位更尊贵,皇后也是不敢和她对抗的。

    这个铁三角显然已经破了,李太后不再管事儿,连张居正的事儿都不管,那冯保呢?

    这就是魏广德现在想到的,或许冯保的地位真没看上去那么稳当。

    而其他人也都知道,这条子是宫里传出来的,他们也不奇怪。

    做到内阁阁臣的位置上,宫里要是没点消息渠道才是怪了。

    只不过他们都不说话,因为现在最关键就是看皇帝怎么对待这份奏疏。

    内阁的票拟,终究只是意见,不代表皇帝会照办,是有可能写出其他批红的。

    “太后那边态度明了了,就看明日陛下那边的消息,怎么批红。”

    终于,还是魏广德开口说道。

    “善贷,还有个事儿,明日怕是冯保还会找你,说不得和你大吵一架。”

    劳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