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99历史惯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1499历史惯性 (第2/3页)

魏广德自认为已经可以算是很好的设计了。

    一些穿越者搞出商业步行街赚钱,他则是直接把万达广场搬到大明来,也是不遑多让。

    “还有就是,魏大人,建筑占地面积巨大,一开始说两年怕是有些困难。”

    把最新的设计图给魏广德一一详细介绍后,马里奥又说道。

    “哦,需要多长时间?”

    魏广德听出来了,马里奥是需要更多时间完成这栋建筑,于是马上问道。

    “目前看来,怕是四年左右才能完工,毕竟冬季很难建造,这样算起来一年也就大半年时间可以开工。”

    四九城冬季很冷,为了安全考虑,也不可能盲目动工。

    天太冷,对于建筑材料也是一个考验,所以是肯定不能施工的。

    “需要这么长时间?”

    一开始说两年,现在告诉他要四年才可能完成,魏广德眉头就是一皱。

    “提供更多的匠人,时间上就不能缩短吗?”

    魏广德开口提议道。

    “很难,这块地儿够宽敞,但最多也只能容纳这么多人。

    与其增加工匠,倒不是增加石料厂和石料运输的人手,保证材料足额供应。”

    马里奥想想还是摇头说道。

    魏广德要建的楼房还好不是那种要求特别高空间的大型建筑,只是局部要求一二楼空间相连,也不过才三丈高。

    这样的高度,很容易解决。

    像西方大教堂那种,动辄几十米挑高的建筑,修建起来才叫麻烦。

    不是建筑上需要时间,而是修建时需要的附加设施,耗费非常巨大。

    “今年务必把场地清理出来,该做的准备都做起来。

    石料厂那边,你安排人最大限度备足所需砖石材料。”

    魏广德对马里奥叮嘱一番后,回头又对自家管事吩咐道。

    走出工地的时候,魏广德还忍不住回头看了眼。

    西洋建筑的建造周期也太长了,如果换成中国传统木楼,一般就是三层的话,材料充足的前提下,一年就可以搭建完成。

    当然,内部装饰只能用很一般来应对。

    比如皇城里的宫殿,也是动辄数年功夫,但不是起建筑的时间,而是内部雕梁画栋。

    皇城许多门楣等地方,或者门窗都是做成一定的造型,有的还会要求画师在上面作画。

    加之皇家建筑,都是要求精益求精,自然颇费周章。

    相反民间建筑就没那么讲究,只要结实赖用,那就很快了。

    民间的两层小楼是建造起来最快的,一般三个月就可以完工交付。三层建筑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半年。

    可见木质结构房屋的建造周期相比砖石结构的建造时间,优势不是一星半点的大。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岁尾,朝廷各衙门也开始紧锣密鼓完成当年的各项工作的收尾工作。

    有考成法在,大大小小的差事都得赶着年前完成上报。

    而在内阁值房,今日小皇帝驾临,旁边还跟着冯保,是要看看户部向内阁工作的汇报,知道即将过去的万历九年朝廷各项收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之后才正式上奏,也算是广而告之。

    户部尚书张学颜此时就手拿手札,缓缓读出今年的财政情况。

    “岁入赋税和税收共计折银2310万两有奇,各项支出共计2250万两,太仓结余六十万余万两白银.”

    听到今年财政有了结余,首位上的小皇帝和他身旁的大伴冯保,下手左边的张居正和右边的魏广德脸上都不自觉浮现出一丝笑容。

    后面,张学颜又解释了2300万两白银收入里,粮赋等实物折银高达1870万两,剩余四百余万两则是来自盐铁茶税、关税、铸币收益及换帖银等商税收入。

    二千三百万两财政收入,绝对是大明二百年来最高的一年,而四百万两税银的记录,也是二百年来最高的,都是创纪录的收入。

    虽然相比两宋高达五千万两的财政收入依旧差距巨大,但在大明朝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数据了。

    不过欣喜之色也只停留在张居正、魏广德脸上片刻就消散了,他们都知道,数据传出去后,还不知道会不会有御史再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