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492又是倭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1492又是倭国 (第1/3页)

    “不不不,魏大人,你给的薪水太低了。”

    “每年一百五十两银子,已经不低了,而且每完工一栋建筑,我都会给你三百两银子的奖励.”

    茶室雅间里,魏广德和马里奥就他和他待遇的待遇开始商量。

    是的,就是商量。

    魏广德打算把这对师徒绑定在自己这边,不给他们去帮别人建房子的机会。

    还有,所有参与建造的工匠,他都要牢牢掌握在手里。

    好吧,他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大明朝的建筑公司。

    都已经打算在大明各大城市里搞房地产项目了,手上再多一家建筑公司,似乎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这种洋楼,其实并不需要建太多。

    一个城市里有几座就够了。

    不过他首先是占领市场,会根据当前各府城的经济繁华程度派出一个先后顺序,有现在经济繁华的府城建楼。

    因为他并不确定此时的大明百姓,或者说主要是士人是否接受。

    要知道,大明的建筑依旧是园林楼台为主,像洋楼这种结构的房屋,接受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就在他和马里奥商量工钱的时候,张吉带着府里几个管事也过来,他们才是魏府商业谈判的好手,府里的生意都是他们在打理。

    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他们的到来,魏广德自然让出位置,由这些人和马里奥师徒商谈,他就在一边喝茶。

    不多时,芦布也匆匆赶来,把一份册子交到魏广德手里后,就退到一边。

    这是使团带回的手札,记录意大利收集到的信息,其中就包括此时意大利人的收入情况。

    好吧,不得不承认,手札里的记录超出了魏广德的想象,因为就是普通底层百姓,收入的差距就非常巨大。

    上面记录意大利各城邦之间收入有差距,但最让魏广德感到惊讶的是同一个城邦,就比如士兵和工人的工钱,差距就超过二十倍。

    大部分工人每月大约就能收到几个小银币,叫阿克切银币,是他们隔壁邻邦奥斯曼铸造的。

    此时的阿克切银币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也通行几乎整个地中海沿岸。

    而那些要打仗的士兵,即便是普通士兵,每月的收入却高达五十个阿克切银币。

    后面还有相应的换算,使团收集了阿克切银币称重,然后换算成大明的制钱,阿克切银币质量和大明银宝类似,但重量还不到大明一钱银币。

    虽然如此,但也可以换算出意大利士兵月收入大约是三两银子,一年接近四十两。

    同时他们还注意到欧罗巴各国国内还有大量非官方的佣兵存在,他们的收入是士兵收入的两到三倍。

    欧罗巴诸国大体类似,农民和城市居民收入非常低,而士兵,特别是佣兵的收入却非常高,甚至远远超过大明九边营兵的收入。

    不过对于佣兵的记录,手札里记述为“亡命徒”和“盗匪”。

    魏广德快速翻遍了手札,里面都没有看到建筑师的收入情况,虽然里面记录了包括皮毛工人、纺织工人,甚至建筑工人的收入,但每月就是几个银币,还不到大明一两银子。

    从这个角度看,欧罗巴各国此时普通百姓的收入,确实远不如大明百姓收入高,差的非常远。

    而在一边,管事和马里奥师徒的谈判也进行的很快,按照大明大匠的收入,魏广德开出年入一百五十两不算低,但是显然依旧不能满足马里奥师徒的胃口。

    他们最后开出的价格是每年三百两银子,每栋建筑完工后奖励也是三百两,这点他们倒没意义。

    “就按他们说的办,马上写契约。”

    魏广德开口说道。

    张吉点点头,马上让人开始书写契约。

    不过这时候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通译会说,但书写能力不足。

    于是,赶紧又派人去四夷馆请人。

    魏府管事开始逐字逐句争论契约该如何书写,而四夷馆赶来的通译则绞尽脑汁将其翻译成拉丁文。

    得益于早前曾经和三国签订国书,四夷馆对此也算熟悉流程,几个人钻在一起对已经谈好的条件小心翻译。

    毕竟,签字一方是魏阁老,他们可不敢有疏忽,不然契约里出了问题,麻烦就大了。

    “排他性条款,就是他只能按照我们的要求设计建造房屋,不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