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章李岳分兵伐轩辕,破浪首战攻青南 (第2/3页)
说完这句话之后,司马愁司马子莫就直接干脆闭嘴了。
他只是一个谋士,只负责给赵匡胤出主意,至于他最后用不用,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我们两家,累世交好!”
“子莫此计,倒是叫朕一时难以抉择!”赵匡胤表现出了一副为难的样子。
只不过,众人都知道,这个时候没有开口直接拒绝,而是表露出这么一副为难的样子,其实已经足够说明赵匡胤的倾向了。
至于所谓的累世交好,这种话也只是听听罢了!
王赵两家还累世交好呢,现在马上不也要刀对刀,枪对枪了吗?
可是,虽然明知道赵匡胤这么说的目的,但大家都没搭这个话,没看见出这个主意的司马愁司马子莫这个时候都已经神游天外了吗?
这种缺德的主意,他们要是这个时候表现的这么积极的话,这一身清名,难道不要了吗?
在场之中,除了谢观应在这方面不太在意之外,剩下的几个,还是想要留一个清名的。
“罢了!观应,你与楼卿走上一遭吧!”
没人主动出头,这个时候,赵匡胤也只能够主动点将,将这件事情专门交给了谢观应,以及专门负责外交的大宋鸿胪寺卿楼缓。
司马愁提出的这个计策,如果真的要是用了话,确实对于名气不太好,而且,日后很难再交到真正的盟友了,对方只怕会防着他一手。
但是,那是之后的事情了!
至少,现在要先保证大炎的存活,不是为了救大炎,而是为了自救。大炎如若没了,大苍故地之内,他们大宋接下来就独自面对大汉了。
“发令,从关东、关西、阳西三道调兵,举兵二十万!”
“朕要御驾亲征,好好会一会那王鹏飞!”
谢观应与楼缓一行,就算是一切顺利,可这一趟下来也得三四个月时间了。
而那十万兵马,也总不能任由他们驻扎在凉关之下耀武扬威。
而且,他二十万大军,如果能在凉关底下正面打败王羽,或许可以在大汉大部分野战兵力西征的情况之下,尝试进取河南道。
如今的赵宋,拥关西、关东、阳西、河西四道之地,举国有兵六十万。只不过,六十万之中,足足有三分之一,是入伍不到半年的新兵。
除此之外,关东、阳西二地,也同样留有一定的兵力巩固边防。至于河西,这里的兵马同样不敢轻动,要防止汉军突然杀一个回马枪。
至于大武、拓跋部落,他们的皇都和王庭,距离故苍之地的路途遥远,消息想要传到皇都和王庭之内,还需要那么一段时间。
………………
另一边,大汉兵分两路,开启了伐炎之战。
第一路,以岳飞为主将,十五万虎贲军、十万铁狮军,并烈鲸军团十万大军,又从燕南、河北两地共调集五万府军,再加上一部黑骑,共四十余万兵马,由青北南下青南。
第二路,以李靖为主将,辖十五万蛮熊军,五万飞羽军,五万中央禁卫军,共二十五万兵马,由广阴东进河阳。
轩辕黄有四道之地,他的那四道,其实,综合上来看,条件比起赵匡胤的四道要好上不少。
可由于之前的一些问题,反而是大炎的国力弱于大宋。
如今的大炎,在总体兵力上反而不如赵宋,全国拥兵五十万。
但是,大炎和赵宋一样,都有二十万左右的兵马,是入伍半年多时间的新兵。
大汉的虽然也有大量的新兵,但其实还主要集中在中央禁卫军里,而且,最近半年的训练力度上,大汉的新兵不是宋炎两朝可以相比的。
轩辕黄虽然借南宫家,再一次向世家释放出了善意,并且大力拉拢他们,但是,这也才将近一年的时间。
一年的时间,或许可以让很多世家改变对于他们大炎的态度,想让他们像支持曾经的东苍,或者是现在的赵宋那样支持他们大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或者说,这件事情永远都不可能发生。
毕竟,大炎由天师道起家,这一点决定了,至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