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杀戮滋生杀戮(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 (第2/3页)
低鸣和偶尔响起的操作员低语交织。
幽蓝色的光芒映照着每个沉默的面孔。
徐川不再看其他人,只是抬起手轻轻一挥,面前那片庞大的乌东战场全息投影瞬间流动起来。
精确到点的战局细节分毫毕现,借助安布雷拉系统的强大分析引擎,其数据流甚至可能比千里之外莫斯科总参谋部的战情推演还要精准、及时几分。
不出所料,这次赤裸裸的“屠村事件”被愤怒的俄方媒体点燃,如同在滚油中投入冰块,引发了铺天盖地的国际舆论海啸。
乌东前线的民兵已经杀红了眼,他们扛着巨大的伤亡冲击着乌军的阵地。
双方的特种部队在破碎的城镇、焦黑的田野间疯狂绞杀。
一个潜规则如同瘟疫般蔓延……不留活口。
投降的乌军士兵往往等不到审判,便会在冰冷的枪口下终结命运。
这残酷的报复行为,立刻引来乌军更加凶狠的反弹。
杀戮滋生杀戮,仇恨点燃新的仇恨,战局迅速滑向了一场没有底线的不死不休的噩梦。
大毛国内,俄罗斯民族主义谠的掌舵人,鲍里斯.沃舍夫斯基,这位沉寂多年的老牌政客,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饿鲨,抓住了这天赐良机。
他那极富感染力的嗓音,通过精心剪辑的演讲片段响彻各大社交媒体平台。
他将这次暴行尖锐地定性为针对俄罗斯族群的、赤裸裸的种族灭绝!
他的话语如同泼天的汽油,点燃了整个俄罗斯社会的滔天巨浪。
网络上、街头巷尾,要求严惩凶手、要求军队彻底荡平乌克兰的呼声震耳欲聋.
连肃穆的国家杜马,也充斥着呼吁直接军事干预战事的强硬声音,民意沸腾,如山崩海啸。
看着这层层迭迭如滚雪球般扩大的风暴,徐川的嘴角下意识地绷紧了一瞬。
这民意沸腾的速度和烈度,以及那些被精准投放到风口浪尖的演讲片段……
种种迹象在沙盘的幽光下,都隐隐透着一种被精心引导过的“怪异”味道。
他无声地呼出一口气,这些宏大叙事下的汹涌暗流,纵然诡谲,却与安布雷拉无关。
这已经不是代理人战争级别的漩涡,而是大国对抗的致命舞台。
他深知界限在哪,涉及这种规模的国家间全面战争,安布雷拉会明智地选择置身事外。
想到这里,徐川活动了一下坐得有些僵硬的肩膀终于从哪个俯瞰战局的座位上站起身。
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的说着,‘这一次出来的有点久,该回去了。’
时间已经到了六月份,不知不觉这一年已经过半,是该回去看看了。
……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厚重橡木门紧闭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伊凡.亚历山大.诺维科夫总统猛地一掌拍在锃亮的红木桌面上,沉闷的撞击声在寂静的房间里激荡。
“沃舍夫斯基……这个混蛋!”诺维科夫的声音低沉,每个字都像从齿缝里碾出来。
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锁定对面墙上巨大的超薄显示屏。
这块大屏幕被分割成两半,一半是克里姆林宫的视角,另一半正实时直播着莫斯科街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电视画面震撼人心,巨大的广场此刻化为沸腾的海洋。
数以万计的人头攒动,密集得令人窒息。
他们高举着斯拉夫民族主义符号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或是挥舞着书写极端复仇口号的横幅。
激愤的呼喊,震耳欲聋的口号声浪,即便被屏幕过滤,依然带着一种穿透隔音的沉重压力,撞击着会议室内每一个人的耳膜。
镜头粗暴地摇晃、切换,时而扫过一张张被狂热烧红的脸孔,上面刻满不加掩饰的敌意。
时而特写掠过紧攥的拳头,以及标语上那些极端而露骨的措辞,“血债血偿”、“惩罚基辅屠夫”、“为了俄罗斯族裔”……
画面的中心,正是那个搅动风云的男人。
鲍里斯.沃舍夫斯基一身裁剪得体的昂贵西装,仿佛与这民粹的漩涡格格不入,却又奇异地融为一体。
他正站在临时搭建的演讲台上,姿态从容得如同指挥交响乐的大师。
他优雅且精准地打着手势,每一句话语都通过巨型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