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二千三百四十六章 (第1/3页)
其实托尔一开始也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快,完全是被宙斯这家伙给架住了。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托尔和格尔正在深情对视,两人互相寻找对方的破绽……托尔这边是老手,轻易没有破绽,当然这也是难为格尔了,格尔压根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战斗,自然也看不出破绽啥的,他只是按照本能寻找最容易攻击的时间点。
至于托尔……老实说,对面的敌人破绽太多,也是一种考验。
外行与内行的区别,也就练家与普通人的到底差别在哪?不要那么浮浅,我指的是产生差别的根源。谁都知道会有不同,我指的是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讲有的人懂很多相关的知识但仍就是一幅外行的行径,有的人可能对此一无所知但初次接触就能深入根本,噢,您是真懂。这不是智商悟性的问题,而是能否感同身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你总也整不明白的原因。今天我们说拳,网上有很多的演示,把对手打的稀里划啦得,一般人一看,这个好我要学,结果旁边却冒出一句,没用。为什么?不是我们看到的不同也不是视频中的演示结果不同,看见相同的东西产生不同的判断就是因为我们潜意识不同。练家和普通人的区别是由潜意识分开的,比如同样一个直拳。普通人,打上我就死了,太厉害了;练家,力气倒是不小,可惜用不上啊。所以普通人认为了不得的东西在行家看来稀松平常。再比如,开砖裂石,呀,这不得打死我呀?那么你再去问问那些练家子,会和你想的一样吗?
在实际动手中决定我们第一反应的不是意识而是下意识,所以拳家水平的高低厉害与否,不是懂得多知道的多就高,不见得。水平高低取决于你下意识反应是不是上道。你可以在脑中想出一百种对付之道,但你下意识下第一反应不认可,一动手时你这一百种一个也出不来,出来的屁也不是,策二反应了才强行扭过来,就没用。比如老马的接发,太极大师的化发,在脑中演练无敌,和徒弟也能慢演示出来,但一交手下意识出来的是其他,第一反应切不进你的意识,你认为的那些厉害就是空的,没用的,因为你的第一反应跟它不能相合而是相背或相悖。现在的大师喜欢编排套路,古人编排的套路他们不懂,认为是一些无用的东西,而他们编的套路在实战中还得打问号,因为他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弃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东西,不知道这些东西对实战有多么重要。
如果没有特殊的手段和训练刺激方式,每个人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相同的,而一个真正的练家子,他和普通人的区别就是他下意识也就是他的第一反应和普通人不同。对普通人来说有很多的习惯随身,这不是由你的意识可以改变的,而是由你的下意识决定你必然要落入这个框架。你习惯了这样的方式,你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默用无形,没有感觉。如果练家的也是这种状态,他的功夫肯定不高了,练家子和普通人的不同是从这里分道扬镳的。那位说了,我们同样和泰森一样练他的拳击,锻炼了劲,跳了绳儿,击打了把等等等等用他一切的方式,但你仍然打不过他。甚至你达到他的身体条件和锻炼效果,你也打不过他,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意识到这个下意识的问题。就是你的下意识反应不如他,在你有意识的锻炼的过程中,你没有意识到这个下意识的问题的时候,你的下意识的能力不会增长。
我们说练习拳不是练套路,不是练模式化。练什么?我们是在练一种能力。什么能力?就是改换我们的第一反应。我之所以能打过你,并不是因为我练的比你勤快,我练的力气比你大,练的反应比你快,当然这也是条件之一。但是这些条件人人都可以达到。
那么相同水平下,比什么呢?你难道能无限的长力量?你的速度反应力量难道能永远超越别人,没有比你更强的或者相近的吗?那是不是你永远都打不过速度力量比你更强的人了?事实上不是怎样。以弱胜强,是内家拳的提法。拳击散打格斗没有这种说法,但事实上也同样会在局部产生这种现象。只是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已,有的人鄙薄传统拳术,鄙薄形意拳、内家拳。其实理论是实践产生的,内家拳只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实践和理论脱节了。现代人更多的只知道拳理,却不知道拳理所代表的实践形式的意义在哪里。要知道是先有实践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