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1章章邯无奈降廉颇,孝公误中张良计 (第3/3页)
而原史之中,他就降过项羽。可见,这个人或许有一定的忠诚,但却绝对没到了那种忠诚到死的程度。
如果身处绝境之中,他会给自己一个救坡下驴的理由的。
故而,他最后能够做出投降的举动,也并非是那么的意外!
甚至,作为反对他投降的麃公、鲁广达、翟銮、王永安四人,也被他一起砍了脑袋,丝毫都没有任何的情面可留。
此举,更加是彻彻底底的向晋军这边表达了他的态度,完全不给自己留任何的后路。
像是有些将领,虽然自己会做出投降的举动,在还没有掌握大局的情况之下,如果有反对者跳出来,当机立断的杀了也就算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掌握大局更为重要。
可是,对于那些反对者,在已经把控了大局的情况之下,极少会对其直接斩尽杀,而是会放弃离开,任其自寻出路,多少留些情面。
像章邯直接做的这么绝的,其实还真找不出几个。
甚至,就连作为章邯副将的成汤,他都从来没有想过章邯会做的这么绝。
当然,章邯愿意这么干,成汤他就算是不认同,但也不会多此一举的去阻挡。
反正,这件事的骂名又不可能背到他的身上,他何苦多管闲事?
这个时候,他只想尽可能的缩在一角,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就连降晋一事,在章邯提出之后,他也只是表示跟从,而没有像章邯那么主动。
日后,就算是在史书之中留下污点,在天下之中留下骂名,但有章邯挡在前面,他这点骂名算什么?
历史中,项羽在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击败了秦军。秦军战败,章邯投降,项羽在接受投降之后,立刻坑杀了二十万秦军。
但在此之后,章邯依旧能够安安心心的为项羽效力。
由此可见,章邯的一些人性。
故而,今日的章邯能够毫不犹豫的杀掉麃公、鲁广达、翟銮、王永安这几位同僚,其实也并非太过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