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守岸线·“OE·自海洋而亡(13)” (第3/3页)
没能,保护好你们热爱的土地……”
他抚过苏明安的额头,似乎想要摸头安慰,却因为没有力气,手指滑落在了苏明安脸颊。
——恰好,触及了一颗眼泪。
苏明安在颤抖,在落泪,在悲伤,在不解。
是啊,不解。
换谁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不解。
明明谁都试图将一切做到最好。
明明他们之前还一起与他隔着玻璃合掌。
可为什么,千般艰难万般苦痛,连个“宁静”也求不得?
三年,仿佛一场大梦初醒。
是他们太过贪恋幸福,竟忘了一开始,他们就想过永别。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路渐渐说不清话,他的身体被抹去了一大半,全靠神力撑着最后的力气,明明在笑,他的声音却低下去。
“别听他们说的,什么结束,什么无路可走……任何路……都是路……”他说到这里,笑了出来:“你看,我也是路……”
毫无征兆的,在这一句话下,本该露出笑容的神明,突然嘶吼出声。
“啊——————!”
为什么有那么多求不得。
为什么明明胜利了,却还要面对王子公主幸福之后的故事。
为什么,为什么,这个世界不是一场童话啊……
他握紧拳头,鲜血顺着指缝流出。
“没关系的,只是这条路长了一点,陡峭了一点……”温度逐渐溜走,路的神情却无比平静:
无边飞舞的尘埃之下,海水渐渐归巢。
温度离开指尖,让人觉得好冷。
上一次这么冷,是什么时候。路不禁思索。
好像是自己抱着玩具小熊,在血泊里捡起自己的第一把枪的时候……那个时候也很冷,不过,比现在更冷一些。
现在,至少暖一点了。
他攥着苏明安的白袍,紧紧地攥着,不敢松开,怕像白纸般飘散:
“不要……”
“不要……放弃……”
“你没有,做错。”
疼痛、不解、悲伤、绝望……无尽的情绪,像是簌簌而落的梨花,从祂的眼中千瓣万瓣落下。
而即使是祂,燃烧至此,生命也无法维系下去。
哀伤缓缓漫过了他的眼睛,漫过了他们之间的河流。
漫过了无限延长的夕照,漫过了静止的浅金色的风。
漫过了……湖边悠然垂头吃草的马儿,它们好似没有受到人类争斗的影响,依旧生存如昔。
似是感受到微风,它们撒开丫子跑着,跑过原野,跑过山坡,跑过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
忽然,神明垂头:
“我会修正这一切。”
路错愕地睁了睁眼,他本该感到快乐,因为他有了得救的希望。
可是,为什么,他却为这句话感到恐惧不已,感到深切地哀伤。
“你……修正不了……这和高维有关……不受你的时间穿梭影响……你……已经回不去了……”路摇摇头。
“我会修正这一切。”神明只是重复。
路还想说什么,可他实在没有力气了,嘴巴张了张,唯有血流出。
他竭力伸出手,可仅能手指颤抖。
……那你,要是,无法触发,回不去了……怎么办……?那岂不是……直接死亡吗?路很想问。
海水平复,万物止息。
苏明安伸出手,手掌放在路的眼皮之上。
像位送葬的神明,像位念诵悼词的主教。
他悲伤地无声落泪,却又庄严得像正敲响钟声。
“……走过去吧。”他呢喃道,从怀里掏出一颗染血破碎的深渊之主神格,凝视许久。
走过那片冰冷的河流。
怀中的男人,渐渐垂下了头。
手指的触感,那眼皮渐渐滑落而下,像只逐渐坠落的蝴蝶,坠落于神明宽厚仁慈的掌间。
“……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
直到怀中温度终于消散,直到周身回归了原本的冰冷。
直到苏明安——缓缓合上了怀中人的眼皮。
伤痕累累的山田町一抱着伊莎贝拉的尸体跑来,想说什么,苏明安却将手中晶莹剔透的种子、神格和两颗宝石,都塞入山田町一掌心。
这是……世界树的种子?还有两个权柄?山田町一茫然道。
如果我没回来,把它交给合适的人吧。苏明安说。
吕树呢?山田町一颤抖道。
苏明安摇了摇头。
你要去哪?山田町一攥住他的衣袖。
回去。苏明安说。
“……石头会向你微笑。”
马儿们跑到了废墟之上,踏着蹄子,望着远方的烈阳。
化作废墟的高塔,玻璃钢筋遍地,尸横遍野,却有一只手颤巍巍伸出。
“……河水会向你问候。”
“咔哒。”一个穿着工作服的青年拼尽全力翻开沉重的石头,从废墟里满身是血地爬了出来,他跌跌撞撞行走着,眼里满是仓惶无措,他的怀里抱着一个死去的少女。
他痴痴凝视着她的脸庞,抚摸着她,轻轻拿起旁边一块尖锐的石头。
“……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
“砰!”
一声脆响,石头落地,血花炸开。
两声沉闷的躯体倒落的声响,响彻于神明背后。
“……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
大街小巷,一个个刀刃相向的人们,终于缓过神,脱离了狂乱状态,抱着尸体,瘫坐在地,失魂落魄。
“为什么。”他们迷茫地望着天空。
“神明啊,为什么……”公园长椅上,一个青年抱着死去的母亲,喃喃自语:“我考上了塔,明明可以让妈妈幸福了……”
他双膝跪地,双目无神,哭嚎出声。
“……没有仇也没有恨。”
神明张开嘴。
祂轻轻哼着小调。
白金色的火焰令祂的身形近乎透明。
祂走向大海。
淋漓着金黄,犹如朝阳般的大海。
数之不尽的枝条,连接着祂,透出几分虚弱的苍白。
直到海水淹没了祂的脖颈,淹没了祂的眼瞳,淹没了祂的额头。
直到海水令祂窒息。
……
“……那里人人死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