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04章 不是蠢就是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进书架 下一章 回目录
    1204章 不是蠢就是坏 (第3/3页)

法,但是没想到接连出现意外。

    导丝所在的大脑中动脉段可见血栓形成,这还真不好处理。

    目前这种局面的形成其实真的跟主刀医生有关,自己出现意外,折腾很久没有成功之后,他总想偷偷取出来,以为这样做这事就能掩盖,明显这样是不对的。

    手术一旦出现意外,应该第一时间跟家属沟通告知事情。

    不管在道德上,还是法律上,还是医疗程序上,都应该这么做,至于家属能不能理解,会不会闹事,那是后话,作为家属,人家有这个知情权。

    你这样偷偷想把事情解决,就算把导丝取出来了,万一会留下其它潜在安全隐患怎么办。

    比如断裂的导丝取出来,取出的过程中导致血管壁损伤,医生没有告知患者或家属,患者出院后极可能因为脑出血死亡。

    要是告知家属,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就不会有这种悲剧。

    而且自己尝试不成功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勉强继续,一定要向科室主任、医务科、科室能力比自己强的同事求助,借助大家的力量来解决,意外已经发生无可挽回,但是可以尽量将意外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这家伙瞒着不报,自己硬着头皮去解决,不是蠢就是坏。

    现在导丝的情况明显跟他多次操作有关,越弄越难取,还损伤血管壁。

    “生命体征怎么样?”杨平问道。

    麻醉医生立即报出生命体征的数据,目前来看还算稳定,可以继续手术。

    其实介入手术遇上导丝断裂的情况也有,一般能取出来,这个导丝估计和弹簧圈纠缠一起,形成某种卡锁机制,所以难以取出。

    季主任说:“我用自制的抓捕器尝试过也不行,要么抓不住,抓住了往回拉居然拉不动,太用力怕弄破血管,很可能导丝与支架壁形成纠缠。”

    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中,不管是弹簧圈逃逸、微导管被迫留置、微导丝嵌顿或微导丝断裂,都是棘手的严重问题,处理这类问题有很多方法,季主任和管主任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有时候还会去其它医院飞刀救台。

    依据报道来说,导丝断裂的概率很低,但实际比报道应该偏高,因为很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会写成论文去发表。

    如果让季主任再尝试几次,取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但是为了病人,季主任还是选择请杨平帮忙,万一再尝试几次还是不行,尝试太多只会越来越糟糕,到时再请杨平来帮忙,无疑给杨平增加了很多困难。

    一个医生一定要要有自知之明,绝对不能硬着头皮做事,更加不能为了面子乱来。

    杨平看了看影像图片,在心里做了一番分析后,只能采用套圈的办法,如果使用导管球囊压迫的方法,现在导管很难送到这个位置,如果采用导丝缠绕办法,现在不太好缠绕,万一缠绕的导丝也断裂,留在你里面的断裂导丝只会越来越复杂,自制套取器相对简单,风险也没这么大。

    自制套取器是套马杆一样的装置,前端是一个套圈,这个套圈可以收缩锁紧,利用这个套圈去抓取断裂导丝的近端,一旦套紧,慢慢往回撤就可以取出导丝。

    杨平刷手上台,季主任帮忙做助手,杨平看了看台上的器械:“就用那个你自己做的套圈吧,我先试一次。”

    杨平植入带有套圈的导丝,一直伸到断裂导丝的尾部,套圈伸出一次套住断导丝的尾部,他收紧套圈,轻轻往后一拉,的确,断裂导丝已经与弹簧圈形成纠缠,要取出导丝,要么解除它与弹簧圈的纠缠,这几乎不可能,要么将弹簧圈一起取出来,有这种可能性,但是难度极大,极容易损伤血管,这种弹簧圈是设计成永久植入的,根本没想过要收回,所以难度极大。

    要是难度不大,也不会请杨平来救台,杨平自己心里是明白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