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5章 神级速度的压迫感 (第2/3页)
毒铺单,一边继续向杨平汇报。
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属于急诊中的急诊,手术难度非常高。
手术必须快,尽快恢复大脑的血供,大脑是很不能耐受缺血的器官,只有手术足够快,才可能救回患者的命。
要论快,三博医院会有谁比杨平快,他是第一快刀,这时候哪怕快几秒都会多几分胜算。
好强的谭博云在这个时候没有拿患者的生命开玩笑,他没有自己强行上台,而是第一时间向杨平求助,因为杨平的速度比他快。
几句话之间,已经完成消毒铺单。
“刷手!”
杨平没有多少犹豫,立即和谭博云一起刷手上台,这次刷手也是匆匆完成,比起平时快了很多,紧急时刻有紧急时刻行事的方式,在保证基本质量的同时一切从简。
“后面是重物击中的部位,皮肤全部挫烂,而且有污染,不适合做切口,只能选择前侧入路,所以采用这种仰卧位。”谭博云解释为什么不是俯卧位,而不是准备后路手术。
前路后路对杨平来说都不是问题,全身上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是手术入路,对于解剖极其熟练的杨平完全可以做到。
所谓的经典外科入路在他脑海里已经仅仅是一个概念,他可以依据手术需要临时设计出任何最有利的手术入路。
这个平面的脊髓已经横断,下肢功能肯定是没办法恢复,上肢功能恢复一部分还是有一点希望。
不过现在的目标是救命,至于功能以后再说吧,救命第一,这是急救的根本原则。
一切与救命相违背的行为都应该暂时靠边。
杨平穿上手术衣,戴上手套,从器械护士手里接过手术刀,快速地显露断裂部位。
手术的过程大致这样:在显露受伤部位后,需要仔细探查,弄清楚究竟损伤什么结构,损伤成程度如何,同时相应的处理措施也要拿出来,急救唯快不破。
然后将断裂的颈椎结合,用钢板螺钉固定牢固,再修复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整个手术的程序其实跟再植差不多。
这台手术可以看成是一台自体头部再植。
自体头部再植,杨平想起现在曼因斯坦教授现在痴迷的换头术,所谓的换头术不就是异体头部再植吗?不管异体再植还是自体再植,在外科手术原理上是相通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自己的头和自己的身体,一个自己的头和别人的身体,一个不存在排异反应,一个存在排异反应。
杨平的脑子里一边想,手上的动作一点也没有慢下来,很多基本的东西已经形成本能反应,似乎脑子不用想,手就会去做,而且不会出错。
就像钢琴家弹奏自己最熟悉的曲子,脑子不用想,也不用去回忆曲谱,双手十指摸上琴键,一个一个音符就跳出来。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手摸上键盘就能弹出来。
杨平就是这样,所有的手术其实都是一些基本模块组成的,不管是什么陌生的手术,那些模块在他的大脑里自动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成熟手术,路径和步奏清清楚楚。
今天的器械护士平时和杨平几乎没有搭台的经验,助手谭主任跟杨平做得手术也不多。
一上手,他们就跟不上节奏,完全跟不上。
麻醉医生检查各种导管,巡回护士在换血袋。
急诊手术室就是这样,乱糟糟的,医生护士在里面穿梭,但是乱中有序。
颈前的皮肤切开,筋膜打开,肌肉在电刀下发出难闻的烤焦味,暗红的淤血喷涌而出,吸管发出滋滋的声音。
在这种救命手术时,杨平的手术速度才会全开。
每一种手术器械就像粘着在杨平手里,跟玩魔术一般,器械的切换快而不失误,看到得谭主任眼花缭乱。
“这里放一个大弯盘,我要的器械全部摆在这里,不要乱动我的。“
明显他们跟不上节奏,杨平只能自己动手。
他报出需要使用的器械,需要撤下的器械,器械护士的作用就是准备器械,不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