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部 寻梦记 第六十一章 青春作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进书架 下一页 回目录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第一部 寻梦记 第六十一章 青春作伴 (第1/3页)

第六卷讼,象曰:天与水违行,讼

    序卦传说:“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

    从卦象来看,“讼”卦的上卦“乾”是天,下卦“坎”是水,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两者的行动方向不同,肯定会造成矛盾。上卦“乾”刚健,下卦“坎”有险,虽然本身条件良好,却踏在陷阱上。所以在处理各件事情的时候,要提高警惕,提前做好各种准备。

    以人事相比,当基本生活条件都已经完全具备而且略有富余的时候,在一些思想观念方面的,每个人之间自然会产生一些不同,有不同,就会有争执。如果长期争执下去,就会损害相互之间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君子要采取中庸的方法,尽量避免引起争执或者使争执扩大,而且心中要早有谋划,未雨绸缪。

    随着车行离家越来越近,李远方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了起来,虽然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离家再回去。不知道为了什么,每一次回家都有每一次不同的激动,也许对于一个在外的游子来说,“家”永远都是最值得挂牵的吧。

    当兵时的那次休假是当兵两年以后,科研任务刚刚结束,王梦遥陪李远方出去买的火车票,说坐硬座太辛苦,而硬卧不好买,给他买了张软卧票。李远方带的钱不够,是王梦遥给垫的,回来后李远方还给她钱,她说什么都不要,说你从家里回来时多给我带点好吃的就行了。其实车上人并不多,刚上车的时候,李远方的软卧包厢里只有他一个人,过了鹰潭后才上来一个六七十岁的台湾人。

    那个台湾人是台湾岛内一家大报的副总编,这次是从香港转道厦门回老家探亲的,和李远方是一省的同乡,已经倒了一次火车了。一上车,这个副总编就对李远方说个不停,心情非常激动的样子,根本没有考虑到李远方和他有多大的年龄差距,能不能听懂他说的那些话。这个副总编说,他十二岁从老家到的台湾上学,没去多久,政局就发生变化了,再也回不来,从此以后和自己的父母天各一方,直到父母都去世了也没有再见上一面。说着说着,这么大年纪的人还在李远方这个毛头小伙面前掉了几滴眼泪。

    李远方问他是第一次回大陆吗,副总编说已经回来五六次了,第一次特地回来给父母扫墓,第二次把祖父母的骨灰带回老家安葬,后来又借着到香港和澳门出差的机会回来几趟。但是每一次回来之前,他都要兴奋得好几天睡不着。这次回来,是想在老家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写点东西的。台湾岛内的大部分地方太吵了,不吵的地方,自然环境等等的都和自己所希望的不同,总觉得不是自己的地方,找不到归属感,所以也产生不了什么灵感,怎么都不如在自己老家来得踏实。

    对他的这种感觉,李远方很不明白。因为副总编是从十二岁离的家,中国人说的年龄一般都是虚岁,实际上在家也就十一年不到而已,真正有记忆的时间,甚至连六七年都不到。而在台湾,他却是生活了五六十年,几乎是一辈子了,但在他的心里,对老家的感情却远远比台湾的任何地方都深。当李远方向副总编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时,副总编发了好长时间的愣,说我倒没有考虑过这个原因。也许是因为祖宗和父母的坟都在老家,或者是小时候走过的每一段山路、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比较特别吧。

    副总编比李远方先下车,下车的时候是半夜,但李远方注意到,整个上半夜这个副总编都在那里辗转反侧,好像一直没有睡着。他下车的时候,李远方起来帮他拿东西,并把他送到车门口。下车以后,副总编向李远方挥了挥手,嘴里念着“青春作伴好还乡”,脚步轻快地走了。

    从告别黄耀强到回自己家,李远方的车开得很慢,一方面是因为临近年关路上的车辆很多,另外一方面是一路上要向王梦遥介绍沿途的风景,遇到风景奇特的地方,王梦遥还要下车拍点照录点像的,时间就这么耽误了下来。所以,路程虽然不远,他们却直到晚上七点多才到家。

    虽然已经有所心理准备,但到家门口时,那个场面还是让李远方吓了一跳。门口站满了人,全部是李远方村里的乡亲,看到车停了下来,许多人都迎了过来,看清车里的人确实是李远方,有几个人就帮着把车门给打开了。李远方下了车,正打算给王梦遥介绍这些乡亲时,他的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4xiaoshuo.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