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一语千层浪 (第2/3页)
法理出乎人情,这一点老夫承认,钟子息在事后给出的答复,确实情有可原,恐怕这样的事情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难以避免会在当时有所取舍,但大义和小义,应该分得清楚,尤其是作为我们儒家这一次掏空家底拿出来和远伐军互拼的天干组,入选之人哪一位不是修为境界在人间不做第二人选,上三境是一张资格票,老夫事后回想啊,到底是怎么样的心境旅程让一位九境大剑仙如此按捺不下心境的起伏转而舍大义取小义,难道当时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肩上背负得可是亿亿万无辜的百姓!”
“呵,当然,事实上钟子息并不是我儒家正统出身之人,没有这样的觉悟情有可原,这个人间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儒家之人一般,论赴死天地第一。那么问题就又出现了,钟子息的根脚到底有没有问题?”
“远伐军是从何地而来?百法之洲啊!百法之洲如今是个什么样的境况,难道还需要老夫赘述嘛?冥间万鬼王荼毒遍野别说普通人就连山里的修士都无法共存,妖族举族入侵占据大半疆土,而后是圣门出身又自立一脉的锦兆一氏统治下的太极王朝,而钟子息的学艺宗门,御剑宗的山门可就在如今太极王朝的疆域里,说是一门上下俱都抹杀干净,不过是片面之词而已,到底御剑宗有没有残存之人尚未可知,在如今的情况下完全没有可能派人去百法之洲求证。”
“好嘛,钟子息说是为报师恩难过心关,这是一件可以原谅的事情,那么御剑宗如果还有人生还在世却在这时已经投靠了太极王朝,那么日后战场相见,你钟子息又该如何面对?又拿一句心关难过来搪塞过去,怕是难以说得通吧。”
“并且老夫在此就事论事的说一句,钟子息的根脚不在浩正大洲更加不是我们儒家之人,这心到底是向着谁,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吧,白宗主,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事后为何不让钟子息来知礼书院负荆请罪反而令其回归山门面壁思过,你觉得,这件事情是三言两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