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人生天地间 (第2/3页)
即是一个借字,请记住,你还只是一个人,寄托在人间,只要没到三教祖师爷合道的程度,人的身份,不能丢!
天在上,地在下,人立其中,所要为这人间而做的,是为天下造万福,而不是以一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来糊弄!
输在出剑的立意之上!
如果说当初的人间剑气最强曹冠儒,出一剑,代表整个人间的儒家莘莘学子那满腔的愤慨,故而造就了一身剑气会当凌绝顶。
那么此时的白川,他的出剑立意,还要更高一层。
侳崖一直对曹卿曹冠儒的剑法颇有意见,无非就是立意还是狭窄了一点,也多次和白川提起过,人间的剑,可不止儒家,这一道由心而出的剑招,并不是只有儒家的意气,还应该有为天下苍生,天地万物而出的大气概。
白川对于自己的剑道琢磨一直着眼点甚高,他并没有对压在身上的儒家职责而困扰,老爷子说过,他白川可以不算是儒家的人,可以不为儒家担起任何一分责任,可只要心向苍生,心着人间,那就是对的。
剑,可以不为儒家而出,儒家不过是一群甘愿为人间造福的人,画地为牢给自己套上的一座囚牢,老爷子就是希望,白川,能走出这一座囚牢,把儒家的边边框框打碎,只有跳出这样的画地为牢,所谓儒家的希望,也才是人间的希望。
礼圣老爷为人间定规矩,那是天大的功德,可后人又是如何去诠释这规则。
那是人间的礼法准则,可人才是万物准则,所有人,所谓地三教百家融合,不过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即没能跳出那一条天地之间的规矩,又如何继往开来。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句,儒家的人喊了多少年!
可为往圣继绝学,又有哪一人做到过!
儒家虽称有十圣人,可又哪里做到继承先贤衣钵,真得去发扬光大了,反而自成一条文脉,继而继续画地为牢,却到了最后各自为政,谁都认为自己的道理比天还要大,这才是导致如今儒家如此不堪的局面啊!
而白川,这一个本不属于这个世间的人,用他不属于这个世间的思绪和感观,在终于能睁眼看一看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