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玉陇或成酆都 (第2/3页)
问,来为儒家正名而已。
当然事实也证明了,理圣老爷的学问行不通,心圣的学问照样还是扭转不了整个人间的世道,那么接下来又由谁出面去拨乱反正呢,儒家十圣人,在赵靖眼里就没有一个行的,学问是大了,可在圣人嘴里的大道理到了市井坊间,什么都变了味了,什么都给曲解了。
所以赵靖想得很明白,不是儒家出了问题,而是这个人间出了问题,因为这些儒家十圣人,各种学脉其出发点都是顶好顶好的,就是一旦实施起来,完全就扭曲了,想要走上一条正路,凭儒家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展了这么多年,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了定式,真想要从根上来治,难度太大太大了。
以当年白仁的风光,想要在人间推行心学一脉也是受到了诸多阻碍,其中就少不了儒家各家学脉暗中使得绊子,这样的窝里斗,每每回味总是让人觉得百般无奈,从文教三四之争开始,儒家学脉之间,越是学问高,分歧就是越是大,往往都能扯出一个南辕北辙地玩意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从儒家的根上来梳理问题,难度实在太大了一点,除非是至圣先师再次下凡来,把一个个心思活泛的儒家十圣人都给统一了一个规矩,大家按着规矩来,这样才有一点希望,可已经和天道合道的至圣先师能做到这样的程度嘛,显然是不能的,那么在儒家山头林立谁也不服谁的情况下,别说用学问改变世道,单单只是内耗就能搞得你生不如死。
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士无双赵靖才会选择和白义一起走上一条漫漫地长路,多年以前被三教打压得几乎在人间灭绝的圣门,一切从零开始,让整个人间世道重新洗牌,这也算是正好合了赵靖的胃口,自己的先生当年就能做出那么一番轰轰烈烈地事业,那他赵靖既然有这个实力,那就一定要做得比自己的先生还要出色才行!
可白仁为什么如此反感白义和赵靖两人投身圣门崛起的大业当中,这也跟圣门的教义有关,其根本宗旨也是出发点很好,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人间,可越是简单的教义,实现起来越难,这是多少儒家圣贤在漫漫光阴长河里不断试验摸索出来的东西,当真能给圣门一句简简单单地众生平等就能解决了?幼稚!
当年为何礼圣老爷订下人间的规矩,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关于人心,这些儒家圣贤之辈,摸索了多少年,到现在还是摸不透的,真要是人人平等,那人间可就真得乱了套了,一旦没了规矩,那会成了什么样子,结局完全不可想象的一塌糊涂。
并且白仁最在意的就是圣门的名声实在是太臭了,圣门,在上古时期就有一部分教徒走上了极端路子,被世人冠以魔门的称号,一个个看似虔诚的教徒,在世人眼里无非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他堂堂一个儒家十圣人,心圣老爷,自己的亲生儿子,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被世人喊为大魔头,白仁的心里又会如何好受。
所以在白义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圣门崛起的大业,拉着赵靖一起下水,这两父子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白仁甚至连白义的名字都没有提起过,从来都是以不孝子来称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